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为17-19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
时间 | 中国 | 英国 |
17世纪 | 康熙年间设南书房,平定三藩之乱设台湾府,签《尼布楚条约》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昌导经世致用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分权”学说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18世纪 | 设立军机处《红楼梦》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广州十三行贸易 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华 | 1763年日不落帝国确立 1765年工业革命 1776年《国富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
19世纪 | 茶叶、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鸦片走私,禁烟运动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海国图志》出版 |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
上表为17-19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他们似乎在这个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
——据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两国社会转型影响不同的原因。
材料一“开窗见河,出门过桥”的江南水乡双林镇,元明以来,史载“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五月载银而至,委积如瓦砾。”“吾镇之乡村无不栽桑”,“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绞线,常出市买丝卖绢”。外来商人形成规模,出现了泾县会馆、宁绍会馆等。士绅并不像某种“经纪”或者“代理人”,他们似乎在这个官府不在场的地方扮演着官府的角色。崇善堂等地方慈善组织逐渐向地方自治组织转化,基于共同利害的社区认同开始形成。
——据赵世瑜《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等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以来,几乎所有威尼斯人都是商人,他们的活动使得地中海的商业网络扩大,甚至进入中亚、印度和中国去寻找商业机遇。威尼斯货币是当时欧洲普遍流通的货币。银行家们向从事远距离贸易的商人发放信贷凭证,商人们发明了分散商业投资的新方法,有限责任促进了商业合伙关系的形成。威尼斯还成立了城市共和国,他们自己管理城市事务。每一种公共设施都可在威尼斯找到典范:退休公务人员的年金制,对孤寡的照顾,医院的医疗福利制度等等。威尼斯作为“自由的长女,闪烁着自由之光的童贞城市”,堪称世界上早期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国家。
——据[美]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双林镇和威尼斯城市发展特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双林镇为代表的江南市镇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城市对两国社会转型影响不同的原因。
3.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朝至元五年(1268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章》。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 元朝至元五年(1268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章》。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监察体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二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举行大西洋会议,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内容如下:
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设法恢复各民族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
一切国家享有世界贸易及取得原料的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内安居乐业,使全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
公海航行自由不受阻碍:
世界各国均应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应解除实施侵略威胁或有此可能的国家的军备,同时赞助与鼓励实行裁军。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后来成为了各国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西洋宪章》的历史意义。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二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举行大西洋会议,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内容如下:
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
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设法恢复各民族横遭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
一切国家享有世界贸易及取得原料的平等待遇:
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世界和平,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内安居乐业,使全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
公海航行自由不受阻碍:
世界各国均应放弃使用武力,在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之前,应解除实施侵略威胁或有此可能的国家的军备,同时赞助与鼓励实行裁军。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后来成为了各国继续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纲领。
——据李巨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西洋宪章》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哪些共同诉求。(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西洋宪章》的历史意义。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程上来。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例如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亚当·斯密认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
——摘编自《国富论》译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
材料: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程上来。亚当·斯密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例如我们每天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亚当·斯密认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
——摘编自《国富论》译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当·斯密思想产生的背景。
3.单选题- (共9题)
6.
(题文)辩论是古代雅典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公元前5世纪末,许多公民在公民大会或法庭上
假装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却说对方很会演说,这成了争取同情的固定套路。这表明当时
假装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却说对方很会演说,这成了争取同情的固定套路。这表明当时
A.辩论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已不重要 | B.雅典公民辩论和演说水平提高 |
C.民主决策具有保护平民的倾向性 | 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
7.
罗马法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25岁,后改为男子进入25岁即可。再后来男子满20岁、女子满18岁,证明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视为法定的“成年人”。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崇尚正义的精神 B. 男女同权的原则
C. 求实灵活的特点 D. 重视私法的倾向
A. 崇尚正义的精神 B. 男女同权的原则
C. 求实灵活的特点 D. 重视私法的倾向
8.
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定货币单位的法案,但当时美元在南北各州的价值不等,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是
A.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
B. 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C. 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 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
A.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
B. 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C. 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 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
9.
明朝弘治十七年(1502年),政府规定“苏(州)、松(江)、常(州)三府阔白棉布以十分为率,六分征本色(棉布),四分征折色(将棉布折合成白银征收)”。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财政出现困难 | B.白银开始了货币化 |
C.棉纺织品产量下降 | D.工商经济发展迅速 |
10.
英国工业革命后,统治阶层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谁拥有财富就证明谁有能力;谁处于贫困状态,只说明他懒惰无能。贫穷被看成是个人的事,国家和社会与此无关。该主张体现了( )
A.自由主义 | B.重商主义 | C.社会主义 | D.凯恩斯主义 |
11.
下表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比较表。
据此推知
年度 | 英国 | 美国 | |
发明和设计专利注册数 | 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 | ||
1885-1889 | 9371 | 21666 | 1609 |
1895-1899 | 13419 | 31680 | 2272 |
1905-1909 | 15423 | 33220 | 3556 |
1913 | 16599 | 33917 | 4212 |
据此推知
A.英国无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 | B.移民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动力 |
C.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 | D.美国经济实力全面超越英国 |
12.
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 B.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 |
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 D.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 |
13.
卢梭认为“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 B.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
C.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 D.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