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07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1950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 在1810-1867年间汉译的795种著作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在1902-1904年间的573种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5%,哲学占6.5%,文学占4.8%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述1810年以后的近百年间中国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两位代表人物,并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

2.单选题(共16题)

3.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4.
(题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②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④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思想的胜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
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不可能找到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
A.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发动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
B.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斗争策略是什么
C.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是什么
6.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
A.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C.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
D.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
7.
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在波普尔看来
A.对马克思主义应该完全予以肯定
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核心
C.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
8.
“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B.世界新力量冲击美国霸权
C.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
D.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9.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B.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
C.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于佃户
D.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
10.
通过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某高一同学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B.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铁技术和产量
C.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D.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影响明清时期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7%,民国只有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15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10万。”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
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
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
12.
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
13.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的关税主权逐渐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己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1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
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
15.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16.
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③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
二十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这种文学流派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新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
18.
音乐史学家布卢默认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是同一音乐现象的两个方面,就像它们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阶段。”这段话
A.强调了世界音乐发展的继承性
B.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无区别
C.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同时形成
D.突出说明浪漫主义优于古典主义

3.选择题(共2题)

19.My brother and I {#blank#}1{#/blank#}(play) sports every day.
20.选衣服。

我有两件上衣,一件黑色的,一件白色的;有3件下衣,有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请从中选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有几种选法,请你写出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