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古代希腊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3)普罗泰格拉的主张与材料一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古代希腊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什么自然观?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
(3)普罗泰格拉的主张与材料一的区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三的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
(注:沈括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等完整的工序,限于篇幅简略。)
材料二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佛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
材料三 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
(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
(注:沈括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等完整的工序,限于篇幅简略。)
材料二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佛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
材料三 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
(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成为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的原因。
(3)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成为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的原因。
(3)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5分)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6分)
材料一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 (5分)
(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 (6分)
2.单选题- (共25题)
5.
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6.
柏拉图曾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器重
②对亚里士多德应该进行正确引导
③柏拉图充分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
④柏拉图认为应为亚里士多德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环境
①反映了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器重
②对亚里士多德应该进行正确引导
③柏拉图充分肯定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
④柏拉图认为应为亚里士多德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环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8.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 B.进化论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9.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朵“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10.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
B.反对尊孔复古 |
C.捍卫《临时约法》 |
D.倡导科学精神 |
11.
某校举行主题文化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要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据材料可知,这一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是
A.印象派的文艺风格 |
B.浪漫主义艺术 |
C.现实主义艺术 |
D.后现代主义艺术 |
16.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②农业生产结构更新
③新的生产技术得到应用
④农民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裕
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②农业生产结构更新
③新的生产技术得到应用
④农民逐渐摆脱贫穷走向富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
1861年改革对俄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大量“赎金”为工
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农奴的解放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大量“赎金”为工
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④农奴获得小块土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
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内容包括
①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享有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
②准许穆罕默德·阿里管辖苏丹
③对军队人数、军舰建造等有限制
④所有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
⑤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
⑥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
①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享有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
②准许穆罕默德·阿里管辖苏丹
③对军队人数、军舰建造等有限制
④所有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
⑤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
⑥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⑤⑥ |
21.
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
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
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
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
22.
关于《临时约法》的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
B.它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
C.不久即被袁世凯毁弃,所以其现实意义不大 |
D.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
23.
下列有关两伊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场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②这场战争共进行了8年
③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也有民族之间的纷争
④在战争中双方相互采用“袭船战”
①这场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②这场战争共进行了8年
③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也有民族之间的纷争
④在战争中双方相互采用“袭船战”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24.
(加试题)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被称为《枫丹白露文件》的文件中强调:“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它反映了英国
A.维护欧洲大陆均势以便控制欧洲 |
B.对德国政策发生变化及其保守性 |
C.防止德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D.维护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 |
25.
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都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
B.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
C.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 |
D.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 |
26.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局部战争没有改变总体和平的趋势 |
B.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
C.军事力量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核心 |
D.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