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创新是思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1)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其“更加深刻”的根源。
材料一 首先,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得胜利,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达到高峰期,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次,随着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的自然哲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导致反对旧思想方法运动的出现,这是智者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1)与自然哲学相比,智者学派有何进步之处?根据材料分析智者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的旗号,以研究古典文化为掩饰,并借助古典文化去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思想。在复兴古文化的旗号下“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文艺复兴的目的是要去拥抱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法兰西诗人罗沙尔的诗句一语中的“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
——《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与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传自由之风、播理性之光、颂个体之高、求应然之真,通过广泛的传播和学习,在欧洲乃至世界发起了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资产阶级在完成自身原始积累的同时,提出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把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论启蒙运动在法律思想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更加深刻的思想革命”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其“更加深刻”的根源。
2.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精神取得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
——夏学鉴讲座《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2000年)
材料二 20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所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用史实从经济文明的角度,说明“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3)材料三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夏学鉴讲座《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2000年)
材料二 20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所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用史实从经济文明的角度,说明“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3)材料三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9题)
3.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4.
“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 |
B.否定信仰上帝 |
C.宣扬《圣经》精神 |
D.否定教皇地位 |
5.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6.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这一言论体现的启蒙思想包括
①天赋人权
②理性主义
③主权在民
④社会契约
①天赋人权
②理性主义
③主权在民
④社会契约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8.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
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 |
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 |
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
13.
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北方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
C.精准的预测性 |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
14.
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
A.达官显贵 |
B.知识分子 |
C.市民阶层 |
D.社会游民 |
15.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16.
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面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
B.中国“银河-Ⅰ号”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 |
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
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
17.
“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这段话评论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
B.伽利略发现许多星体 |
C.牛顿的万有引力 |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18.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典,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此认识主要是基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B.推动了社会的深刻变革 |
C.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 |
D.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
19.
有学者认为:“宪法者何物也?立万世不易之宪典,而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主、为官吏、为人民,皆共守之者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而不许离其宗者也。”由此可见,该学者
A.提高国民素质,推崇宪政 |
B.抨击传统道德,捍卫共和 |
C.宣扬民主观念,反对专制 |
D.坚持西学为用,变革器物 |
20.
1936年7月,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进入延安。此前他曾把中国的共产主义描述成一种农村共产主义,机械学习苏联革命道路,但在他访问了延安并与***交谈后,他把中共提高到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地位。斯诺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在于
A.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是新型革命道路 |
B.苏俄的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取得成效 |
D.长征中的红军与共产国际推动了联系 |
21.
“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为此,***发表了
A.《新民主主义论》 |
B.《论人民民主专政》 |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D.《论十大关系》 |
22.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A.实现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
D.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
23.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B.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 |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
D.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 |
24.
“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5.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对该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古代中国
A.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
B.民权思想与西方近代民权思想是一致的 |
C.无民权思想,故只能借鉴欧美的民权思想 |
D.有民权思想,但无政治实践,也无制度保障 |
26.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据此,他提出
A.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
C.“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
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
27.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28.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研究课题,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 D.袁隆平培育的灿型杂交水稻 |
29.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下列表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是
A.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国开始工业建设 |
B.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
C.国防科技成就突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D.空间技术发展迅速,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
30.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是因为中国
A.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 B.试爆了第一颗氢弹 |
C.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31.
***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
B.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
D.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