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材料一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材料一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6题)
2.
***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评价政党的作用 |
B.以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政党的作用 |
C.以是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来评价政党的作用 |
D.以工作重心是否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评价政党 |
4.
王阳明曾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此话实质上
A.批评了孔子与朱熹的错误观点 |
B.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C.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 |
D.与李贽的思想有共通之处 |
5.
西方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曾说:“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而已。”怀特海这句话强调的是
A.古希腊哲学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 |
B.古希腊哲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
C.西方哲学思想的原创性相对薄弱 |
D.西方哲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
6.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
B.泰斯勒 |
C.苏格拉底 |
D.亚里士多德 |
7.
15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此观点
A.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
B.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
C.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
D.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
8.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明朝小说:“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金瓶梅》流行时的“社会状态”主要是指( )
A.神魔小说盛行 | B.商品经济发展 | C.兴起民主思想 | D.“东学西渐” |
9.
20世纪初期我国某著名学者周游世界,他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①到奥地利听柔肠百转的《小夜曲》 ②到意大利听旋律优美的歌剧《茶花女》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 ④到济南看电视剧 ⑤在北京观看京剧表演
①到奥地利听柔肠百转的《小夜曲》 ②到意大利听旋律优美的歌剧《茶花女》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 ④到济南看电视剧 ⑤在北京观看京剧表演
A.①②⑤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10.
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 )
A.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
B.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 |
C.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
D.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
11.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 |
B.主张救亡图存 |
C.反对民主革命 |
D.启蒙了国民觉悟 |
12.
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 |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
13.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撰文写道:“二十年前,闻西学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变法者起,则不骇西学而骇变法矣;十年以前,闻变法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民权者起,则不骇变法而骇民权矣;一二年前,闻民权而骇者比比然也,及言革命者起,则不骇民权而骇革命矣。”这反映出
A.对儒家思想不断否定 |
B.梁启超转向革命救国 |
C.革命比变法更得人心 |
D.思想启蒙的发展历程 |
14.
有文章指出,在历史上曾起过抗拒西方入侵作用的“传统的民族主义”到戊戌前后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障碍。而当时出现的一种重要思想理论则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重新确定”的作用。下列符合材料中的“重要思想理论”的是( )
A.扶清灭洋 | B.进化论 |
C.中体西用 | D.民主和科学 |
15.
近代某一画派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该画派是( )
A.浪漫主义 | B.印象派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16.
17世纪开始,在西欧、特别是法国流行一种文学思潮,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该文学思潮属于( )
A.人文主义 | B.理性主义 | C.浪漫主义 | D.古典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