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06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立法之权。
——伏尔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2.单选题(共16题)

2.
假如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代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在治国原则上最大的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郡县制”与“元首制”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3.
美国宪法第一个修正案(1791年)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该修正案没有体现的原则是
A.天赋人权
B.政教分离
C.三权分立
D.宪政主义
4.
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此为“行商制度”。行商制度最早可能废止于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 “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 “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 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6.
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符合这种主张的口号提出的时间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扶清灭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发展了这一理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8.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在此,“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的颁布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②消灭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
③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0.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11.
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①多为商业中心
②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③呈现专业化特色
④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
1932年,叶圣陶写道,“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已经七十多岁了。……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由该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①中国近代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②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异常顽强
③外国列强对中国展开了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④该现象最早发生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附近地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3.
一战后,孙中山说:当从前中国用手工和外国用机器竞争的时代,中国的工业归于失败,那还是纯粹经济问题。到了欧战以后,中国所开的纱厂布厂也是学外国用机器去和他们竞争,弄到结果是中国失败。在他看来,导致欧战以后中国工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黑暗的政治统治
B.四大家族的盘剥
C.帝国主义的侵略
D.欧战对华的影响
14.
大学的校训不仅代表着一个大学的风格,也呈现出它的办学理念。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关于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重视传统,尤其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文理性的传统
B.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
C.保证了哈佛能够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
D.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哈佛大学杰出的代表人物
15.
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推翻了传统物理学,从而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指
A.“日心说”取代“地心说”
B.进化论取代上帝创造人的观点
C.宇宙是无限的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取代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17.
“他们用极度抽象的形体和泼墨式的色彩去表现自然物体和人体,多数作品全然不顾科学家所称的客观现实。”材料中的“他们”
A.对“理性王国”渐趋于失望
B.批判社会的黑暗以表达不满
C.描绘光和色彩传达主观感受
D.透过主观主义怀疑现代社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