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宇宙由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过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____淡定.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______莎士比亚
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义,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
_____卢梭《社会契约论》
(1)请问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体制?材料二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一“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____淡定.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______莎士比亚
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义,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
_____卢梭《社会契约论》
(1)请问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体制?材料二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有字铎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委员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了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______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材料二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西学不玩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明教罪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
______摘编自刘长生、郑武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支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有字铎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委员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了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______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材料二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西学不玩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明教罪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
______摘编自刘长生、郑武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支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
2.单选题- (共15题)
4.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作品产生的背景
A.《人间喜剧》 |
B.《悲惨世界》 |
C.《母亲》 |
D.《等待戈多》 |
6.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
10.
有人说:“如果那个率先发明了印刷与造纸、炸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的国家,把他们的发现结合起来……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文中的两个国家是( )
A.英国、法国 | B.中国、英国 | C.中国、美国 | D.中国、法国 |
11.
说到人生追求与感慨,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A.楚辞、汉赋、唐诗、元曲 |
B.宋词、唐诗、楚辞、元曲 |
C.元曲、楚辞、唐诗、宋词 |
D.唐诗、宋词、楚辞、汉赋 |
12.
“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发明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这说明汉字演变( )
A.适时调整,顺应新变化 | B.完善和简化构型体系 |
C.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 D.汉字的象形功能增强 |
13.
“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无力供养它们;因此每一代都有许多个在达到生殖年龄以前就死掉了。由什么来决定哪个将生存呢?当然,有几分是纯运气,但是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物种能否( )
A.参加竞争 | B.适应环境 | C.取悦人类 | D.具有生命力 |
16.
1920年,《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递交到北洋政府,该宣言宣布:苏俄放弃沙俄时期在华的特权,放弃赔款、租借地,废除中俄所订密约等。苏俄政府此举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
B.导致了中国革命方向的转变 |
C.促进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
D.推动了“三大政策”的确立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