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05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启蒙思想的相同点有哪些?
材料二: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原因?
(3)比较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

2.单选题(共20题)

2.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小农经济的形成时期。下面关于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B.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C.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4.
下表为“唐前后期长江下游地区水利工程数量比较表”。它反映了唐代
A.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农业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
D.江南地区开始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5.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中产阶级引领习俗变迁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6.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
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7.
学者在《第三次浪潮》中谈到:“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8.
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新订的章程中提出:“事虽由官发端,一切实由商办,官场浮华习气,一概芟除。”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大权都掌握在“官”的手里,“一切惟总办之言是听”,商股不得过问局务。这说明上海机器织布局
A.具有脱离官方管理的商办性质
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C.管理人员具有专利保护意识
D.官督商办的封建性色彩浓厚
9.
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他的本质含义是指洋务运动
A.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C.催生了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
D.引起了商业和金融业的变化
10.
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关锐收入在逐年增加
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有学者研究发现,18世纪早期,许多启蒙思想家因为作品而遭到囚禁,大多数人的作品都受到过政府审构,而1770年以后,许多人都接受政府津贴,并能控制所建立的思想团体。这表明
A.王权统治有利于启蒙思想传播
B.启蒙思想未过分强调反对封建王权
C.启蒙思想家被专制政府所收买
D.启蒙思想深刻改变了欧洲人的观念
12.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应显示,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13.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贫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相对论
B.牛顿经典力学
C.进化论
D.网络信息技术
14.
(他的研究成果)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5.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B.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16.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陈独秀激烈的批“孔教”,是因为
A.孔子思想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
B.陈独秀思想狭隘,崇洋媚外
C.孔教与陈独秀的宗教信仰相冲突
D.孔教被认为是帝制的理论基础
17.
***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发表。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前途问题
18.
在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三位专家中,有二十位具有在外留学的经历,留学时间绝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前。下列对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工作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吸收了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
B.我国的“两弹一星”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高度的爱国热情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研制“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研究工作的真实写照
D.没有留学教育就没有我国的“两弹一星”
19.
“‘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恢复高考制度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
有人说“觉得名画丑和会不会欣赏没有关系,却和有没有文化有关系”。下列从文化的视角对关于两幅名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蒙娜丽莎》所画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女性,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②达芬·奇在画作中渗透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③《哭泣的女人》强调光与色的运用,属于印象画派
④毕加索的画作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恐惧、精神分裂等意识倾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
“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里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B.《樱桃和桃子》C.《日出·印象》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选择题(共3题)

22.图是真核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3.图是真核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4.图是真核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