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05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即使他们在思辨的道路上走到另一个极端,但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文艺复兴在各方面都创造了毫不逊色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就。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从古罗马万神庙而来,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更是将恢宏壮阔、庄严崇高发挥到无以复加。……在理性的建筑构图原则中加入了艺术家的创造激情和审美装饰,建筑史开始了充满人性、向往自然、追求和谐的新篇章。
——《略论文艺复兴建筑的历史成因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智者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历史贡献。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产生的主要影响。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单选题(共24题)

3.
***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4.
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
A.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
B.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
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
5.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6.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7.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8.
路德认为宗教信仰的基石是相信,基督教信仰是一种情操,宗教行为完全是个人的事情。所以路德说,“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这表明路德
A.维护上帝权威
B.主张因信称义
C.认可宗教信仰自由
D.认为王权高于教权
9.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10.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提出未来社会的制度构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批判宗教神学
11.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
12.
古希腊人有理性的一面,甚至为了真理不惜牺牲宝贵生命——就像苏格拉底那样。但求神问卜即“封建迷信”的习惯很普遍,连柏拉图也骄傲地宣称:“要说祭神次数之多,迎神赛会之瞩目神圣,当推我们雅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希腊文明的精神水平受制于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B.古希腊有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也属世界最高
C.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但精神文明靠理性
D.当代希腊乃至欧洲人只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人的理性
13.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14.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A.借文学艺术讽喻教会腐败
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D.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15.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B.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C.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16.
有人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据此判断,该科学家的理论
A.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
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C.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D.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17.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18.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19.
近代某思想家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据此可知,该思想家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照搬西方文化
B.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为人们所认可
C.主张“中体西用”,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独特的体用
20.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
21.
“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A.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B.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C.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D.反映了科技领域中的浮夸现象
22.
1956年5月26日,陆定一在阐述***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无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防止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复辟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23.
希望工程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实施,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截至2015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18.32亿元人民币,资助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逾535万名。材料表明希望工程
A.得到我国全体人民的支持
B.为我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C.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D.是落实“科教兴国”的行动
24.
当你问一位作家:“《巴黎圣母院》中描写的‘乞丐王朝’真的存在吗?”他会回答说:“我认为应该存在。”如果问另一位作家:“你为什么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把生活描写得那样黑暗污浊?”他会回答:“因为生活就是如此黑暗、污浊。”这说明二者
A.对未来社会的看法不同
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不同
C.文学作品的风格不同
D.对封建复辟王朝的批判程度不同
25.
(2017年天津卷)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26.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选择题(共1题)

27.下列诗句中分别包含一种植物,请填上使诗句完整。

①墙角数枝{#blank#}1{#/blank#},凌寒独自开。

②{#blank#}2{#/blank#}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③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blank#}3{#/blank#}少一人。

④接天{#blank#}4{#/blank#}叶无穷碧,映日{#blank#}5{#/blank#}花别样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