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城的城市化、政治领城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按照钱秉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一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l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现代”世界出现了;
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
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秉旦《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进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请以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个西方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城的城市化、政治领城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按照钱秉旦先生的划分,现代化史观下的世界近代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4一15世纪),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农业文明不断瓦解;
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动阶段(l6-18世纪),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一个“现代”世界出现了;
第三阶段:现代化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世纪),在这个阶段中,经历了两百年发展的欧洲终于迎来了成熟的现代社会;
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19世纪中期后),世界在破坏和重建中进步着;
第五阶段:现代社会的新转型阶段(二战后),从二战结束起,一个“后现代”社会正在形成。
——据钱秉旦《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进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请以世界近代史上的一个西方国家为例,概述该国在上述其中一个阶段的现代化之路。(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2.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押其豪夺,官自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井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材料二:“盖制(管束)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贷不通”。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实施效果之间有何差距?王安石、司马光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如何处理农商关系?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材料一:“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押其豪夺,官自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井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司马光《司马光奏议》
材料二:“盖制(管束)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贷不通”。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实施效果之间有何差距?王安石、司马光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如何处理农商关系?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2.单选题- (共7题)
3.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材料强调的是()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 |
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 |
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
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4.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妇受田百亩,以养父母妻子,五口为一家……肥墒不得独乐,硗墒(质地差的土地)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兵车素定,是谓均民力强国家.”材料说明井田制下
A.出现土地兼并现象 |
B.土地经营相对公平 |
C.农民拥有土地的支配权 |
D.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 |
5.
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 |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
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
6.
2015年12月7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典礼上谈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启发。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简便治疗方法,并略记了病因、症状。下列对此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
B.该书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 |
C.该书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
D.该书体现了我国古代科技重经验和实用的特点 |
7.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
B.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
C.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
D.大都与中国国情相符 |
8.
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思想的网页。如果在“***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X"处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
B.新民主主义理论 |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