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怀宁县高河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049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下面是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材料三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在他《费加罗的婚礼》中为主人公、作为贵族仆人的费加罗安排了一段自白:“因为您是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博马舍笔下这种锐利的气势,使得国王路易十六也大为震动。他在读过剧本后惊呼:“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受尊敬的事物。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
请回答:
(1)材料一赞美了什么?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
(2)材料二中,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上述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
(3)结合十八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三中为什么路易十六认为这个剧本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4)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思想’,决不是说‘***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与周世钊》
材料二  1956年,***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
(2)材料二中标志第二次结合的文献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

2.单选题(共14题)

3.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儒,丁—法
4.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
卢梭在《爱弥儿》里写道:“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平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到。”这表明卢梭
A.要求重订社会契约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宣扬人民革命的理论
D.要求实行均贫富
6.
关于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者是基督教的叛逆者B.摧毁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C.希望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以理性的态度挑战教皇的权威
7.
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8.
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览”。下列图片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
A.B.C.D.
9.
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时期的山东青州人,他用了11年时间撰写了著名的农书( )
A.《农桑辑要》B.《农政全书》
C.《氾胜之书》D.《齐民要术》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主要借鉴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和主体印的字体是()
①书法
②篆刻
③小篆
④隶书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1.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
A.主张民主科学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和立法
②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③确定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④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14.
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15.
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A.
B.
C.
D.
16.
3 3 4 5 1 5 4 3 2 1 1 1 2 313·22— 1……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的是()
A.海顿B.莫扎特
C.贝多芬D.德彪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