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农民之无地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等等。此外还有相应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条例等。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保障民生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的相同点。
材料一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农民之无地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等等。此外还有相应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条例等。
——摘编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保障民生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的相同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的基本主张,分析《敬告青年》的发表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的基本主张,分析《敬告青年》的发表对近代思想的影响。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明、革新和新技术的扩散——它们紧密相连,但概念是不同的。发明是指一项机械、化学或电学性质的专利创新,其本身并没有特别的经济意义。只有当它能被充分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也就是当它成为一项革新时,它才表现出经济意义。……扩散是指一项革新在一个既定行业内、行业之间、跨国际之间的传播。
——摘自龙多·卡梅伦等《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材料 发明、革新和新技术的扩散——它们紧密相连,但概念是不同的。发明是指一项机械、化学或电学性质的专利创新,其本身并没有特别的经济意义。只有当它能被充分运用到经济发展当中,也就是当它成为一项革新时,它才表现出经济意义。……扩散是指一项革新在一个既定行业内、行业之间、跨国际之间的传播。
——摘自龙多·卡梅伦等《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3.单选题- (共19题)
4.
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
A.尊崇法律权威 |
B.忽视道德规范 |
C.崇尚知识美德 |
D.追求直接民主 |
5.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论体现了
A.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
C.天赋人权,个人自由 |
D.主权在民,联邦共和 |
6.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
B.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 |
C.以圣神主义为文艺核心 |
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 |
7.
英国科技学者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汉朝人伪造日食记录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 |
B.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
C.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
D.天与人相感应的结果 |
8.
明清时期,《封神榜》、《三国演义》、《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小说广为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其原因是这些小说
A.传播了佛道的观念 |
B.增强了历史的真实 |
C.弘扬了传统道德观 |
D.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
9.
宋元以来,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来的高雅文化倾向。下列作品反映出世俗化倾向的是
A.《女史箴图》 |
B.《游春图》 |
C.《清明上河图》 |
D.《墨梅图》 |
10.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
A.为启蒙运动奠定科学基础 |
B.否定了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 |
C.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思想 |
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11.
1870年以前,科学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但之后,它开始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这说明
A.科技发明多半由技工完成 |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C.科学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 |
D.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
12.
美国《TIME》周刊曾对20世纪诞生的某一理论评价道:“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对人文主义、文化和政治也带来重大影响。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这一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
B.相对论 |
C.万有引力定律 |
D.量子论 |
1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据此判断,作者对近代中国人“中体西用”式学习西方的态度是
A.基本否定 |
B.基本肯定 |
C.全面否定 |
D.完全肯定 |
14.
《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
B.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
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5.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在此,郭嵩焘主张
A.坚持西学为用,变革器物 |
B.学习西方制度,推崇宪政 |
C.宣扬民主观念,推翻帝制 |
D.抨击传统道德,捍卫共和 |
17.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提出的背景是
A.“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被打破 |
B.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 |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形成 |
18.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的这一论述最有可能出自
A.《井冈山的斗争》 |
B.《中共七大报告》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19.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共有19名教育、科学科研界代表入选。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
B.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发现 |
C.“南优二号”的成功培育 |
D.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 |
20.
1830年,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下列作品与其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
B.《日出·印象》 |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D.《向日葵》 |
21.
《唐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生活,讽刺批判了欧洲的封建反动势力。该文学流派为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
D.古典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