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历史)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03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材料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关于铁的专卖……据专家估计“当时役使了不少数量的官奴婢和罪人……此外还征用自由身份的民佚。”(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冶铁的技术也有空前提高,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贯,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根据材料,评述两汉盐铁官营政策。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钱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1)材料描述的我们这一世界处于哪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2)材料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有哪些?
(3)材料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2.单选题(共15题)

4.
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6.
《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这反映了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
7.
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8.
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意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玩意是
A.电报
B.电话
C.电影
D.电视
9.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D.劳动力素质较低
10.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梭伦
D.伯利克里
11.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下面书籍内容与之相符的是
A.《明儒学案》
B.《聊斋志异》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12.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13.
刘少奇在某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党章总纲上确定以***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4.
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分别是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
15.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是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的名句。其文学流派属于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16.
“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材料中列宁评价的“他”是
A.维克多·雨果B.巴尔扎克
C.列夫·托尔斯泰D.高尔基
17.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来有消极作用的有
①重农抑商
②“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奖励军功
④废除井田制
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8.
马克思赞誉穆罕默德·阿里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近代埃及的奠基者”。体现阿里改革历史意义的主要有。
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
②建立了近代工厂,推动了历史进程
③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