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009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国际局势纷纭变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政府提出的战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材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二战结束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何显著特点?
(4)综上所述,影响国际政治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单选题(共16题)

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3.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美国政府采纳这一建议,首先采取的对付苏联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将德国一分为二
C.建立北约组织
D.发动朝鲜战争
4.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反映了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两极格局走向土崩瓦解
D.“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5.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有人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年代”是指
A.16世纪荷兰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18世纪荷兰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19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工厂”
6.
工业革命中,瓦特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人类由此进入了
A.农耕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7.
下表反映了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政府鼓励人口迁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8.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确立的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是
A.工场制
B.工厂制
C.垄断组织
D.跨国公司
9.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是
A.计算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飞机的发明
D.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1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与它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英国打败“无敌舰队”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出
D.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11.
世界贸易的扩大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端于
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殖民扩张C.垄断组织形成D.跨国公司出现
12.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的商业开始凋敝
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中国的手工业开始破产
D.中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13.
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水上航运公司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太古轮船公司
D.耶松船厂
14.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的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5.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
A.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
D.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
16.
4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7.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3.填空题(共9题)

18.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________”。此后美苏“________”开始。
19.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________;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0.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新航路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贸易中心也从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________。
21.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________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2.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________”的旗号,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3.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开展“________”,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24.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_______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支持下,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25.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95年,为解决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启动了“________”。
26.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_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58年,_____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诞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