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在禁中刻石告诫子孙:“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就是说,不能用南方人做宰相,不能用宦官当武官。故有“祖宗开国所用将相皆北人”的说法。
材料二:从地域上讲,支持宋神宗改革的大多来自南方。在我们选取的16位改革派(神宗除外)中,竟有13位是南方人,将近80%。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禁中刻石”反映了宋朝建国怎样的历史特征?(6分)
(2)说明“支持宋神宗改革的大多来自南方”的历史原因。(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在禁中刻石告诫子孙:“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就是说,不能用南方人做宰相,不能用宦官当武官。故有“祖宗开国所用将相皆北人”的说法。
材料二:从地域上讲,支持宋神宗改革的大多来自南方。在我们选取的16位改革派(神宗除外)中,竟有13位是南方人,将近80%。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禁中刻石”反映了宋朝建国怎样的历史特征?(6分)
(2)说明“支持宋神宗改革的大多来自南方”的历史原因。(9分)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1)简述大西洋会晤时欧洲和亚洲战场的基本特征。
(2)分析丘吉尔和罗斯福对日本的对策的依据及对欧洲战场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1)简述大西洋会晤时欧洲和亚洲战场的基本特征。
(2)分析丘吉尔和罗斯福对日本的对策的依据及对欧洲战场的影响。
2.单选题- (共5题)
4.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给我们带来了新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文中的“礼物”是 ( )
A.苏联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5.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 |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C.彰显了冒险精神 |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