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6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翻译进化论,没有直接翻译达尔文的著作,也没有翻译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斯宾塞的《生物学原理》,而翻译了达尔文的学生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名为《天演论》)。严复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部阐述自然界生物进化规律的纯学术著作,而斯宾塞又把达尔文的观点发展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只有赫胥黎的思想见解,与他深切的危机意识和中国所处时代的特殊需要相契合,也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基本信仰相切近。
——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却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作自己或儿女的名字。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胡适《四十自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严复翻译进化论,没有直接翻译达尔文的著作”的原因。
(2)材料二中,“庚子、辛丑大耻辱”指的是什么?《天演论》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哪些?
材料一 严复翻译进化论,没有直接翻译达尔文的著作,也没有翻译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斯宾塞的《生物学原理》,而翻译了达尔文的学生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名为《天演论》)。严复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一部阐述自然界生物进化规律的纯学术著作,而斯宾塞又把达尔文的观点发展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只有赫胥黎的思想见解,与他深切的危机意识和中国所处时代的特殊需要相契合,也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基本信仰相切近。
——马克锋《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却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作自己或儿女的名字。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胡适《四十自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严复翻译进化论,没有直接翻译达尔文的著作”的原因。
(2)材料二中,“庚子、辛丑大耻辱”指的是什么?《天演论》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哪些?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金世宗完颜雍的各项改革,首推吏治改革。他认为:“止限资级,安能得人。”在改革吏治的同时,金世宗在官制、法制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并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金世宗一朝,科举制从人数到考试科目、到中举的质量,都有了发展和提高。
金世宗尤其注意培养女真贵族子弟,他派人把《论语》、《孟子》、《老子》等,都译成女真文字,供女真贵族子弟学习。
金世宗还进行了经济方面的改革。1164年,金世宗主动和宋朝议和。从此,金、宋双方休战了约三十年。他颁发了免奴为良的诏令,还采取了重视农桑、奖励垦荒,进一步开弛禁地,实行增产者奖、减产者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
金世宗曾对秘书监移刺子敬等说:“昔唐虞之时,未有华饰,汉惟孝文(汉文帝)务为纯俭。朕于宫室惟恐过度,其或兴修,即损(减少)宫人岁费以充之,今亦不复营建矣。”
——《百度百科•金熙宗•金世宗》,《中国历代名君(下)》,王宏志《旧史新谭》
(1)根据材料,概括金世宗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9分)
(2)简要分析金世宗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
金世宗完颜雍的各项改革,首推吏治改革。他认为:“止限资级,安能得人。”在改革吏治的同时,金世宗在官制、法制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并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金世宗一朝,科举制从人数到考试科目、到中举的质量,都有了发展和提高。
金世宗尤其注意培养女真贵族子弟,他派人把《论语》、《孟子》、《老子》等,都译成女真文字,供女真贵族子弟学习。
金世宗还进行了经济方面的改革。1164年,金世宗主动和宋朝议和。从此,金、宋双方休战了约三十年。他颁发了免奴为良的诏令,还采取了重视农桑、奖励垦荒,进一步开弛禁地,实行增产者奖、减产者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
金世宗曾对秘书监移刺子敬等说:“昔唐虞之时,未有华饰,汉惟孝文(汉文帝)务为纯俭。朕于宫室惟恐过度,其或兴修,即损(减少)宫人岁费以充之,今亦不复营建矣。”
——《百度百科•金熙宗•金世宗》,《中国历代名君(下)》,王宏志《旧史新谭》
(1)根据材料,概括金世宗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9分)
(2)简要分析金世宗改革的历史意义。(6分)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专制权力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人的一种绝对的专断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这不是一种自然所授予的权力,因为自然在人们彼此之间并未作出这种差别。它也不是以契约所能让予的权力,因为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既没有这种专断的权力,自不能给予另一个人以这样的权力来支配他的生命。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他在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交给它设置在自身上面的统治者,附以明确的或默许的委托,即规定这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事实上,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君主制国家之间的不同。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归根到底,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为了要使他们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Q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反对专制权力的理由。洛克是如何看待政府权力的来源和职责的?(8分)
(2) 根据材料二,比较君主制国家和自由国家的不同,分析说明君主专制的本质。(7分)
材料一专制权力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人的一种绝对的专断的权力,可以随意夺取另一个人的生命。这不是一种自然所授予的权力,因为自然在人们彼此之间并未作出这种差别。它也不是以契约所能让予的权力,因为人对于自己的生命既没有这种专断的权力,自不能给予另一个人以这样的权力来支配他的生命。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他在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交给它设置在自身上面的统治者,附以明确的或默许的委托,即规定这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事实上,我们越是加以思索,就越会在这里面发现自由国家与君主制国家之间的不同。在前者之中,一切都是用于共同的利益;而在后者之中,则公共力量与个别力量二者是互为倒数的,一个的扩大乃是由于另一个的削弱。归根到底,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为了要使他们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Q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反对专制权力的理由。洛克是如何看待政府权力的来源和职责的?(8分)
(2) 根据材料二,比较君主制国家和自由国家的不同,分析说明君主专制的本质。(7分)
5.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9年8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说:我确信斯大林不会接受英国的提议,俄国没有兴趣保护波兰,……我对俄国的态度逐步改变,在达成贸易条约的同时,我们展开政治对话,提出互不侵犯条约,接着俄国提出全面建议。四天前,我采取了特别举措,昨天俄国回复说他们准备签署。后天(德国外长)冯•里宾特洛甫也会签署条约,现在波兰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一佩里•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
材料二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对亚洲日益升高的紧张情势,采取基本上与一年半前对波兰危机相同的战术,而与日本在莫斯科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不论是对波兰或对亚洲,他都为侵略者解决了两面作战的风险,借鼓励他所谓的资本主义内战在别处进行,而使战火暂时不肆虐苏联领土。苏德协定为他争取到两年时间,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则使他在六个月之后,得以将远东军全部投入莫斯科保卫战,奠定他赢得对德之战的基础。
——基辛格《大外交》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的提议”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中,“为侵略者解决了两面作战的风险”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苏联与德国及日本相继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二战带来的影响。(U分)
材料一 1939年8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说:我确信斯大林不会接受英国的提议,俄国没有兴趣保护波兰,……我对俄国的态度逐步改变,在达成贸易条约的同时,我们展开政治对话,提出互不侵犯条约,接着俄国提出全面建议。四天前,我采取了特别举措,昨天俄国回复说他们准备签署。后天(德国外长)冯•里宾特洛甫也会签署条约,现在波兰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一佩里•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
材料二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对亚洲日益升高的紧张情势,采取基本上与一年半前对波兰危机相同的战术,而与日本在莫斯科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不论是对波兰或对亚洲,他都为侵略者解决了两面作战的风险,借鼓励他所谓的资本主义内战在别处进行,而使战火暂时不肆虐苏联领土。苏德协定为他争取到两年时间,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则使他在六个月之后,得以将远东军全部投入莫斯科保卫战,奠定他赢得对德之战的基础。
——基辛格《大外交》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的提议”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中,“为侵略者解决了两面作战的风险”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苏联与德国及日本相继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二战带来的影响。(U分)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美学家王国维,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他于1927年6月自沉于昆明湖。
材料一学术上的启蒙家啊,政治上的蒙昧者;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令人叹息的悲剧
——刘再复《王国维之死》
材料二纵令王国维投水之顷、触机之发,有此文化担当,也不能说他暮年就已完全解决或摆脱了那种情理交冲,以致矛盾无从的生命困境。那种内在的畸裂,正是他人生悲剧性的根源,与其自戕,不会毫无关系。
——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
(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时的历史背景。材料一中,“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分别指的是什么?
(2) 综上所述,导致王国维个人悲剧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美学家王国维,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他于1927年6月自沉于昆明湖。
材料一学术上的启蒙家啊,政治上的蒙昧者;新的先驱,旧的忠臣;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在书本上驳斥着陈旧,在现实中恐惧着新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凝成了大苦闷,终于撕碎了你的心,胀裂了你的灵魂,并酿成了昆明湖这一节令人叹息的悲剧
——刘再复《王国维之死》
材料二纵令王国维投水之顷、触机之发,有此文化担当,也不能说他暮年就已完全解决或摆脱了那种情理交冲,以致矛盾无从的生命困境。那种内在的畸裂,正是他人生悲剧性的根源,与其自戕,不会毫无关系。
——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
(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时的历史背景。材料一中,“一半朝前向往,一半向后顾恋”分别指的是什么?
(2) 综上所述,导致王国维个人悲剧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11题)
8.在25 ℃时,NH4+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2.溶液中含有Cl-、Br-和I-三种离子,其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沉淀的是[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Br)=5.0×10-13Ksp(AgI)=8.3×10-17]( )
13.溶液中含有Cl-、Br-和I-三种离子,其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沉淀的是[已知:Ksp(AgCl)=1.8×10-10
Ksp(AgBr)=5.0×10-13Ksp(AgI)=8.3×10-17]( )
3.单选题- (共12题)
18.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载人宪法;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市场经济这一关切民生和宪政的重大原则庄严地载人了宪法;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宪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成 |
B.有助于加强对国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得到完善 |
D.国民收人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 |
19.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 | B.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
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 | 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 |
20.
据韩琦的《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统计:殖民地时期,西属美洲生产了大约10 万至13万吨的白银,其中向美洲以外地区输出了大约80%以上,这些白银的近一半流人了中国(明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国
A.白银是唯一的货币 | B.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 |
C.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D.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
22.
阅读下表,对表中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A.中国封建经济仍在发展 |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交流 |
C.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 D.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
23.
李鸿章说:“唯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 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 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对此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A.目的是引导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有利于近代民用工业的发展 |
C.找到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 | D.中国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24.
1961年3月,中央正式向全国下发《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第40条规定:“要保障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包括房屋、家具、衣被、自行车、缝纫机等,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永远归社员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此项规定( )。
A.有助于克服平均主义 | B.承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
C.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 D.扭转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
25.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2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具体回答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撰写新版本的《全球通史》时说:“新世界需要新史学。今天,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世界同样要求我们有新的史学方法。 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产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则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能体现作者思想的是
A.教皇保罗六世崇信科学技术 | B.全球史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
C.历史的研究方法要与时俱进 | D.科学技术广泛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
27.
梁启超《时务报•论学会》:“西人之为学也,有一学即有一会。会中有书,以便翻阅,有器 以便试验,有报以便布新知,有师友以便讲求疑义。故学无不成,术无不成,新法日出,以为民用。遵此行之,一年而豪杰集,三年而诸学备,九年而风气成……以雪仇耻,何耻不雪,以修庶政,何政不成。”作者的主张是
A.通过培养人才改良社会风气来御侮兴政 |
B.肯定学术繁荣的重要性 |
C.完全否定“中体西用”的思想 |
D.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28.
1901年郑贯一在《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中写道,“使义和团一战而胜,奏凯而旋,有志者乘其机而导之以国民义务,夺回自由之民权,扭转乾坤,开共和之善政,民权独立,扫专制之颓风,则此际之排外灭洋者为义和团,安知顺手倾满洲政府,大倡改革非义和团耶?”这主要体现了
A.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观点 | B.资产阶级立宪派的观点 |
C.洋务派的观点 |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