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
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翁,欧洲诸国鱿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鱿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丈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斤、抵制
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 “东学西渐”的过程,是与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实际上,17世纪和
18管纪初,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玻体
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羊重等,开始被推举为
模范丈明.也正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才逐步完成了对中国丈明的引进和改造,这
同时也就变革了欧洲本牙,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摘编自张允渭《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触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前后至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欧洲推崇中国文明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这一时期“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
材料一 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
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翁,欧洲诸国鱿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鱿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丈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斤、抵制
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 “东学西渐”的过程,是与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实际上,17世纪和
18管纪初,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玻体
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羊重等,开始被推举为
模范丈明.也正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才逐步完成了对中国丈明的引进和改造,这
同时也就变革了欧洲本牙,欧洲也由此而发达。
—摘编自张允渭《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触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前后至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欧洲推崇中国文明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这一时期“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被认为是社会达尔丈主义的主要代表,其社会政治思想正是形成于该时期。政治上,这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关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普的个人主义的时期。斯宾塞认为,进化的规律是事物的普遮规律,主张绝对的自由竟争。他认为社会进化过程同生物过程一样,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原则起支配作用。他强烈反片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他反对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原则是鼓励坏人依赖好人为生。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被认为是社会达尔丈主义的主要代表,其社会政治思想正是形成于该时期。政治上,这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关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普的个人主义的时期。斯宾塞认为,进化的规律是事物的普遮规律,主张绝对的自由竟争。他认为社会进化过程同生物过程一样,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原则起支配作用。他强烈反片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他反对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原则是鼓励坏人依赖好人为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61年1月,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但他并不认为残酷的生存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他在1869年的信中说:“英国社会的生存斗争—普追的竟争,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使达尔文发现残酷的生存斗争是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墓本规律。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此相反,却认为这是证明人类社会永远不能摆脱自己的兽性的决定论依据。”—摘编自张玉宝《马克思与进化论—对马克思与达尔文学说关系的重新思考》
材料三 社会达尔丈主义是由著名启蒙忍想家严复在19世纪晚期介绍进中国的.严复在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哥黎的《天演论》时加进了斯宾塞的观点和自己的发挥。因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向国人介绍这一自然科学学说,而是意在说明中国应该顺应“天演”的规律,发奋自强,进免枚列强瓜分的惨祸,保持民族的独立。—摘编自刘悦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是与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与斯宾塞对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不同认识并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历史作用。
2.单选题- (共7题)
3.
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德意志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但是同时期德意志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高于农村。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 )
A.国家统一实现和民主制度确立 | B.城乡生活理念的不同. |
C.农村经济恶化影响人口存活率 |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
4.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
5.
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他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
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
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
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
6.
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
国家 | 西班牙 | 英国 | 荷兰 | 法国 |
倍数 | 4.2 | 3 | 2.6 | 2.2 |
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
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 |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 |
7.
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的差异 | B.国际地位的差异 |
C.文化环境的差异 | D.政治制度的差异 |
8.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