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395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因人而异。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变革主张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四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请举一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特点是什么?当时的维新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3)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三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结合近代中国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他的主张的?
2.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材料二 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

材料三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书”是哪本书?魏源此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此书的编写反映出当时知识界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2)请指出材料二所示杂志的创办者。该杂志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杂志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大作用?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三文章的发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孙中山、***、邓小平三位伟人的思想理论在不同时期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把立足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最后占领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节选自人民版教材

材料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节选自人民教育版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内容是哪一革命政党的纲领?这一政党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阐述的是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内容,这条革命道路通俗的表述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出这条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内容。
(3)材料三表述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通常又称为什么?这一理论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单选题(共25题)

4.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正式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八大
5.
2017年6月26日,知名导演张艺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四十年前的那场重大改革,让我改变了命运。”张艺谋所说的“重大改革”是指
A.“双百方针”的实行
B.“科教兴国”的实施
C.“三个面向”的提出
D.高考选拔制度的恢复
6.
“进步的观念在十八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哲学家们勇敢地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这里的“思想革命”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智者运动
7.
(题文)古希腊一位著名思想家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这位思想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8.
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得救。”其积极意义是
A.保证了农民的既得利益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
D.打破了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9.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康德
B.薄伽丘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10.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11.
“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要300张羊皮。……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这里的“它”是指
A.火药
B.印刷术
C.造纸术
D.指南针
12.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3.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2014年,美国大片《星际穿越》在全球热映。片中的“第五维空间”、“虫洞旅行”、“星际航行”等概念不断刷新人们的宇宙观。这些概念的提出是基于
A.经典力学理论
B.电磁感应现象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15.
牛顿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行文字:“……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之所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是因为他
A.创立了经典力学
B.捍卫了“地心说”
C.挑战了“进化论”
D.发展了“相对论”
16.
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是
A.相对论的提出
B.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C.量子力学的诞生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7.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18.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其中主张从思想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20.
维新变法时期,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的人物是
A.梁启超
B.魏源
C.林则徐
D.严复
21.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因为它
A.指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B.标志着孙中山放弃欧美道路改走苏联道路
C.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22.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这一言论体现了
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D.“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23.
新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1964年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24.
下列中国的科技成果中,出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
C.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5.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知识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以下作品体现“反叛情绪”的是
A.
B.
C.
D.
26.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架起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桥梁的是
A.海顿
B.贝多芬
C.莫扎特
D.柴可夫斯基
27.
深刻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唐璜》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28.
在美术创作上有画家提倡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坚持户外创作,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