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规则I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其实并足以解择其现象者。……
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追性质。……
规则IV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和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一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材料四开普勒在第谷精密详尽的观测基础上,总结出行星三大定律;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用伽利略望远镜获得天文观测的基础上,逐渐冲破宗教的束缚;伽利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原理等。但是,这些发现彼此独立,缺乏内在联系。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表,摒弃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很好地解决了经典物理内部的矛盾。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事实出发,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引力场的方程》的论文,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摘编自陈华《牛顿力学与现代物理》
材料五爱因斯坦深信沿着法拉第和走克斯韦开辟的道路前进,就一定能一步一步地为全部物理学找到一个新的、可靠的基础。爱国斯坦不惜抛弃旧的传统观念,对牛顿力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相对论突破了这种直观的、由于长期习惯而变成传统的时空概念,大丰富并深化了人类对于时空特性的认识。
——摘编自余骥《自然科学发展对哲学发展的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史意义,并就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规则I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其实并足以解择其现象者。……
规则Ⅲ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追性质。……
规则IV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和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第二,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度是什么?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一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三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材料四开普勒在第谷精密详尽的观测基础上,总结出行星三大定律;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用伽利略望远镜获得天文观测的基础上,逐渐冲破宗教的束缚;伽利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原理等。但是,这些发现彼此独立,缺乏内在联系。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表,摒弃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很好地解决了经典物理内部的矛盾。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事实出发,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引力场的方程》的论文,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摘编自陈华《牛顿力学与现代物理》
材料五爱因斯坦深信沿着法拉第和走克斯韦开辟的道路前进,就一定能一步一步地为全部物理学找到一个新的、可靠的基础。爱国斯坦不惜抛弃旧的传统观念,对牛顿力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相对论突破了这种直观的、由于长期习惯而变成传统的时空概念,大丰富并深化了人类对于时空特性的认识。
——摘编自余骥《自然科学发展对哲学发展的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史意义,并就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
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二国家当给佃农以土地,资其耕种……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新的主张并简述其政治意义。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二国家当给佃农以土地,资其耕种……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新的主张并简述其政治意义。
3.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的中国及后***的中国》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4分)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4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
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的中国及后***的中国》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4分)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4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
2.单选题- (共24题)
4.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表明他
①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②强调人应该依据感觉办事
③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属性
④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
①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②强调人应该依据感觉办事
③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属性
④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5.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 |
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 |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
7.
2017年12月电影《至爱梵高》在中国上映。1888年,梵高独自来到法国阳光充沛的南部,开始以狂热的笔触去画他心中的风景,他画里如火焰般晃动的笔触和色块正是梵高炽热的内心在燃烧和迸发。下列作品,和梵高这一时期画作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
B.![]() |
C.![]() |
D.![]() |
8.
(加试题)恩格斯说他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在第三、第四乐章里听到了“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的、年轻的、自由的欢乐”。这说明贝多芬作品
A.凭借乐器表达情感 |
B.有强大艺术感染力 |
C.节奏悠扬舒缓轻快 |
D.体现出反封建精神 |
9.
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看,它应该与下列哪部作品接近
A.《自由引导人民》 |
B.《人间喜剧》 |
C.《日出·印象》 |
D.《格尔尼卡》 |
10.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
C.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
D.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
11.
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有六十余次。其中有一次战役被称为“三皇会战”。此战役
A.拿破仑将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
B.一举摧毁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
C.使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的霸主 |
D.给予普鲁士军队毁灭性打击 |
1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并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他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
B.他忽视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C.他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
D.他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14.
华盛顿和拿破仑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相似的历史活动有
①都反对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都建立了国家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③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④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①都反对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都建立了国家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③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④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5.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践行了民主政治 | B.意图做到功成身退垂范后世 |
C.行为性质截然不同 | D.都改变了本国政治发展进程 |
16.
下图是秦朝疆域图,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秦朝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帝国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向是


A.新疆地区和蒙古高原 |
B.蒙古高原和岭南地区 |
C.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 |
D.云贵高原和新疆地区 |
17.
关于李渊起兵反隋,《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对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资治通鉴》则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吿县官。’”经过李世民反复劝说,李渊对李世民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历史叙述来呈现 |
B.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C.文字史料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
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19.
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
【加试题】1905年8月13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说,关于这次说,1981年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收录有两份资料,一份是1905年9月30日出版的《孙逸仙演说》,一份是1905年11月26日,《民报》创刊号刊登的《记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两份资料对演讲的记载有些差异。这表明
A.反映同一史实会有来源不同的史料 |
B.报纸史料往往比其他史料更真实些 |
C.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记载呈现的 |
D.不同版本史料使追寻真相变得困难 |
21.
康熙帝和吴三桂斗智斗勇的故事曲折、艰难,至今在民间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康熙帝和吴三桂等三藩之间的矛盾斗争,从清朝初期国内的局势看当属于
A.满汉民族间矛盾 |
B.清王朝与明王朝残余势力的矛盾 |
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
D.封建国家内中央政权与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 |
22.
2017年1月,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被印度人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这是因为( )
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 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 |
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 | 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 |
23.
1911年5月,川汉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致信副手颜德庆说:“邮传部正在收回所有的铁路干线。是善是恶,终将有报。”6月,又写道:“四川铁路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将予接管,我想我们必须另谋他职了。”这表明詹天佑
A.支持通过革命方式争夺路权 |
B.关注中国铁路权益的得失 |
C.希望借助外国势力来压制清廷 |
D.担心路权变动引发政治革命 |
24.
《国语》记载,祭公谋父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慎用武力、偏重怀柔的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采取笼络办法的是
①设置羁縻府州
②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
③设安西都护府
④扩建避暑山庄
①设置羁縻府州
②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
③设安西都护府
④扩建避暑山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5.
“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家祭三叩谢邓公。”下列有关该人物的历史活动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②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④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①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②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③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④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A.①②④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③② |
D.③①④② |
26.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看见一买布者对店主叫嚷“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块钱?”颜回指出其错误说三八应该是二十四,不是二十三。买布者不服,决定找孔夫子评理,并打赌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以上事件主要说明孔子
A.遵守周礼的思想 | B.息事宁人的和事佬思想 |
C.珍爱生命仁爱思想 | D.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