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进行了长达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教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 在路德看来,人必须信仰上帝.也必须过宗教生活.这样灵魂才能获救升入天堂,但这一切并不需要通过教会这个中介.也不需要借助教会那些奢侈而繁杂的宗教仪式,.即只要自己虔诚地信仰上帝.诵读《圣经》就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使灵魂得救。
——摘自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等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摘自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材料一中,“杰出人士”在西欧掀起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指出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2)根据材料二,归纳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3)为反对“尊重孔教”,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两面旗帜是什么?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单选题- (共13题)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A.《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
B.《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C.清朝同治、光绪年问,京剧走向成熟 |
D.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
A.《三国演义》 | B.《红楼梦》 | C.《西游记》 | D.《水浒传》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
D.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A.袁隆平 |
B.钱三强 |
C.邓稼先 |
D.李四光 |
A.《埃斯泰克的海湾》 | B.《向日葵》 |
C.《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 D.《日出·印象》 |
3.选择题- (共10题)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
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秦朝思想文化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