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形成密不可分的世界体系,它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
——摘编自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
——摘编自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材料一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
——摘编自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
——摘编自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2.单选题- (共11题)
2.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D.是一部成文法典 |
3.
在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期,“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并且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议会仍受制于国王 |
B.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
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D.国王拥有行政实权 |
4.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的是《开会规则》: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若有修改,需作二读。这体现了美国制宪会议的“规则”是
A.公开透明 |
B.人民主权 |
C.程序严格 |
D.举止文明 |
5.
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教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你认为评委教师肯定的是。
①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①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1949年11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表示:“我决心要以德法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因为它是我们政策中的薄弱环节。”这反映出他
A.意识到实现法德和解的重要性 |
B.要继续维持对法国的传统政策 |
C.希望与法国联合摆脱美国控制 |
D.反对法国对德国的控制与干涉 |
7.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8.
1992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举措的出台表明我国( )
A.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 B.放弃了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
C.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 | D.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之中 |
9.
在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主要意图是
A.警惕共产党人出现骄傲情绪和腐败政治 |
B.证明共产党人无往不胜 |
C.说明敌人的糖衣炮弹比枪炮更加厉害 |
D.告诉大家全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
10.
著名的航天先驱齐奥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并蹒跚学步了。中国人“走出了自己的摇篮”的第一步应指( )
A.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B.第一枚导弹发射 |
C.“银河-Ⅰ号”计算机的问世 |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
11.
.到1950年中期,中国拥有的227所高等院校中,有138所属于公立,65所属于私立,24所属于外国宗教机构。这种现象表现,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是( )
A.实现国有化 | B.加快普及步伐 |
C.打破发展的不均 | D.实行统一管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