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民主启蒙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材料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依据材料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依据材料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 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
——(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材料一 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所以普罗泰格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 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
——(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左右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贝多芬真切感到,自由将照亮一切。他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戏剧性风格。他的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突破了古典模式,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但……英雄决定自己改称皇帝,失望之下,作曲家撕下了第一页的题献。
——《西方音乐史话》
材料二 柴可夫斯基遇到数不清的挫折: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无法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也遭到同样的命运;1877年他的《天鹅湖》也由于交响性太强而未获成功;而《睡美人》《胡桃夹子》首演也均告失败。那时绝大多数的芭蕾舞音乐都是一系列的曲调连缀,而后续者方才证明了柴可夫斯基提升了芭蕾舞音乐的品位。
(1)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到他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2)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感想。
(3)从材料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
材料一 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改变了社会的等级秩序,贝多芬真切感到,自由将照亮一切。他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戏剧性风格。他的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突破了古典模式,最早是献给拿破仑的,但……英雄决定自己改称皇帝,失望之下,作曲家撕下了第一页的题献。
——《西方音乐史话》
材料二 柴可夫斯基遇到数不清的挫折: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无法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也遭到同样的命运;1877年他的《天鹅湖》也由于交响性太强而未获成功;而《睡美人》《胡桃夹子》首演也均告失败。那时绝大多数的芭蕾舞音乐都是一系列的曲调连缀,而后续者方才证明了柴可夫斯基提升了芭蕾舞音乐的品位。
(1)贝多芬在音乐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到他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2)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感想。
(3)从材料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说明。
2.单选题- (共23题)
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
5.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
6.
《三国志》中记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
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
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
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
8.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
9.
“它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锋芒直指社会弊端,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永远保持着其艺术魅力。”下列对这一文学形式表述正确的是
A.其盛行于唐宋时期 |
B.白话章回体是其典型特征 |
C.《窦娥冤》是其著名代表作 |
D.城市经济发展是其产生的独特根源 |
12.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
D.伽俐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
13.
1921年,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评委会在通知他获奖的信中写道:“这次给你授奖没有考虑你在相对论(即狭义相对论)和引力论(即广义相对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这说明
A.相对论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 |
B.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的最大成就 |
C.科学界还没有普遍接受相对论 |
D.爱因斯坦还没有公开相对论成果 |
14.
“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
15.
下列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之本、发扬光大 |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
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 |
16.
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其主要目的是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B.配合清末新政 |
C.反对资产阶级革命 |
D.推动维新变法深入进行 |
17.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18.
刘少奇在某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党章总纲上确定以***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我们这次修改的党章一个最大的特点。”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
B.中共七大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19.
1912年,孙中山说:“美国有七十万里之铁道,为世界最富强之国”“目前关系吾国前途之最大者,莫如铁路之建筑”“苟全国之铁道皆在一二资本家之手,则制旅客、货商、铁道工人等之死矣”“此防弊之政策,即国家一切大实业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孙中山的上述言论
A.提出节制资本并发展了三民主义 |
B.体现了民生主义的思想 |
C.反映了兴修铁路是民国迫切之需 |
D.客观分析美国铁路利弊 |
20.
2011年6月9日,《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代大多数企业最缺的人才就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对于这种现象,你的理解是
①社会存在认为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偏见
②国家应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
③企业要注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
④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应面向市场
①社会存在认为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偏见
②国家应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
③企业要注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
④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应面向市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1.
1913年,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
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
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
22.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①海明威的《太阳照旧升起》
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①海明威的《太阳照旧升起》
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23.
《格列弗游记》描述了外科医生格列弗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巫人国的游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B.体现了冒险精神 |
C.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 |
D.彰显了启蒙思想 |
24.
毕加索的晚年,尤其喜欢模仿过去古典大师的作品,然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更是一种变相的解读和重构,可以从另外一个崭新的角度重读那些经典的画作。最有名的例子是毕加索对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的变奏仿制。(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者属印象派绘画,后者属现代派绘画 |
B.前者属现代派绘画,后者属印象派绘画 |
C.前者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反映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追求 |
D.后者多采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反映现代社会人们的绝望和孤独 |
25.
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B.《格尔尼卡》 |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D.《老人与海》 |
26.
影视艺术被称作“最年轻的艺术”,它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电影和电视艺术的诞生主要依赖于
A.雄厚的资本积累 |
B.现代科技的进步 |
C.市场的扩大 |
D.消费人群的巨大 |
3.选择题- (共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