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93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 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
宋时每逢科举考试揭晓那天,官僚地主、富商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是为“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的大女婿孙暨、三女婿周渐、六女婿扬巽、韩琦的大女婿王景修,不仅门第无足称道,他们本人当时也仅仅是通过科举刚刚入流的八品官。
——摘编自张邦炜:《试论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等
材料二1902年天津《大公报》上刊载一则征婚广告: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音yan chi,即美丑),均可。——《近代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和新式婚礼》
——摘编自张志永:《1950年<婚姻法>与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鼎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指出由唐入宋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二中婚姻观念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
材料一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材料二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1)阅读材料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单选题(共19题)

3.
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了封建教会的疯狂诋毁,同样,拥护达尔文进化论的学者也挺身而出,勇猛反击。引起这一强烈震动的是
A.《物种起源》问世
B.人工合成了氨基酸
C.细胞学说的创立
D.《自然系统》一书出版
4.
1967年马丁•路德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目的是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A.下层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5.
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演变
B.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C.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
D.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6.
安东尼•阿巴拉斯在《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一书中称:宗教改革对于西方现代性的形成是如此举足轻重,以至于有人说“自由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新教减去上帝。”对著者说此话的本意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强调宗教改革重要
B.新教已符合西方的现代性原则
C.宗教改革已使人们形成了自由主义观念
D.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7.
在世界文明史上,唯独中国汉字一直沿用至今。“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下列对汉字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C.既“音美”又“形美”
D.由象形文字逐渐发展为表音文字
8.
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
A.激发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9.
文艺复兴把神从人民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造物主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B.法拉第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10.
每一个时代的技术发明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密切相关。下列技术发明中,对改变工业生产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最具突出意义的是
A.内燃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和一系列电气产品的发明
C.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D.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
11.
魏源在《海国图志》主张“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牙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
A.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
B.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
C.改变了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
D.为洋务思想形成奠定基础
12.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主张重视培养国民现代政治意识
B.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寄予期望
C.强调民众有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
D.认为民众普遍支持实行民主政治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曾在1945年说:“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1949年他又说:“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马克思,前后矛盾
B.国民党不讲马克思主义,前句错误
C.马列主义并非十月革命送来,后句错误
D.十月革命前国人并未理解马列主义真谛,前后不矛盾
14.
“五四”前后,中国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李大钊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下列各项中,属于李大钊观点的是
A.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B.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C.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D.借助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15.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君主
B.西学
C.民权
D.科学
16.
胡适曾把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根本精神归结为一种“新态度”并把这种“新态度”称作“评判的态度”,也就是尼采所说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7.
***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理论的贡献在于 ( )
A.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8.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由此可见,此时的三民主义
A.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是反资本主义的革命纲领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
1913年,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20.
某学派别以强调想象来突击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文明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21.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3.选择题(共1题)

22.

一块手表按原价的85%卖是68元,这块手表的原价是{#blank#}1{#/blank#}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