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内蒙古巴市中学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93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2/17

1.单选题(共12题)

1.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末宋初B.春秋战国
C.商周D.元末明初
3.
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人间喜剧》B.《安娜·卡列尼娜》
C.《老人与海》D.《巴黎圣母院》
4.
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
A.促进了教育的普及B.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5.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属于什么绘画的特点
A.风俗画B.宫廷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6.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① ②   ③   ④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7.
有文章指出:“美国领先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了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
8.
1913年,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9.
19世纪未,兴起于法国的印象派绘画艺术曾影响欧洲画坛,后影响到20世纪亚洲的中、日等国,下列叙述最接近印象派艺术特色的是
A.描绘自然,捕捉色的变化
B.夸张抽象,着重于内心的主观感受
C.赞美劳动,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关注体积,通过变形图案组合表现
10.
“这种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请问,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是哪一文学形式的特点
A.浪漫主义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民族文学
11.
对作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的社会状况。
B.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批判现实主义著作,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C.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揭露了宗教的虚伪。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12.
下列关于立体派绘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绘画对象分解成若干几何切面
B.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
C.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
D.是20世纪在美国兴起的艺术流派

2.选择题(共4题)

13.

小张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完好.他先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从6.0伏逐渐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0安逐渐变大.经过思考后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随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他观察电表的示数,跟前次电键闭合时相比,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没有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如图(a)所示情况.接着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至某两处(其中一处在中点附近某位置),并观察了上述两处时的电表示数,但在记录数据时仅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下表的实验序号2和3中,遗忘了如图(b)和(c)所示电压表的示数.

①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blank#}1{#/blank#} 欧,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blank#}2{#/blank#} 伏;

②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压Ux

(伏)

电流Ix

(安)

电阻Rx

(欧)

电阻Rx平均值

(欧)

1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2

{#blank#}5{#/blank#} 

0.48

{#blank#}6{#/blank#} 

3

{#blank#}7{#/blank#} 

0.56

{#blank#}8{#/blank#} 

14.

小张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完好.他先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从6.0伏逐渐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0安逐渐变大.经过思考后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随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他观察电表的示数,跟前次电键闭合时相比,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没有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如图(a)所示情况.接着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至某两处(其中一处在中点附近某位置),并观察了上述两处时的电表示数,但在记录数据时仅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下表的实验序号2和3中,遗忘了如图(b)和(c)所示电压表的示数.

①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blank#}1{#/blank#} 欧,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blank#}2{#/blank#} 伏;

②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压Ux

(伏)

电流Ix

(安)

电阻Rx

(欧)

电阻Rx平均值

(欧)

1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2

{#blank#}5{#/blank#} 

0.48

{#blank#}6{#/blank#} 

3

{#blank#}7{#/blank#} 

0.56

{#blank#}8{#/blank#} 

15.

证明溴乙烷中溴原子的存在,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水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醇溶液.

16.

已知点P(3,m)在以点F为焦点的抛物线x=4t2y=4t(t为参数)上,则|PF|的长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