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393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
法律
 
1949~195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
1954~1958年
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959~1978年
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
1979~1992年
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1993~2003年
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年
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同业公会控制着石油、橡胶、钢铁、铜等行业的价格和生产,很多发展为托拉斯.90年代,企业并购脚步加快,把原来的市场竞争或寡头市场变成了一个由部分垄断者控制50%以上产量的市场。1898~1902年,被兼并企业总数达2653家,130家最大公司的规模增长了4倍,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并购后的企业实行合并生产和集中管理,在所有权分散的情况下,一个新的经理阶层承担起协调生产和销售的责任。托拉斯雇佣工程师专事发明和技术改良,这使技术发明的过程也社会化了。美国授予的专利权,从1880年的1.4万件上升到1907年的3.6万件。与此同时,英国由于垄断程度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缺乏资金和人员,世界技术中心向美、德转移。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大批农民涌入工业地区,他们及其子女迫切需要获得教育,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当时英国与其他国家竞争激烈,美国、德国都很重视初等教育。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国家拨款补助教育,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教育。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除传统课程外,中等学校还开设了数学、力学、测量、航海等课程.在剑桥大学,电磁场理论的奠基人麦克斯韦创建了卡文迪什物理实验室,展开教学和多项科学研究。1868年,英国规定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70年代以后,大学也开始向女子开放。
——摘编自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建了一大批专门学堂,学习西文及算学、化学、物理、医学、铁路、船炮等课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将整个学制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1906~1907年间,学部向各省咨行«强迫教育章程»,要求各省、府州县、村必须设立蒙学。从1903年到1909年,新式学堂由769所发展到59117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由31428人增加到1639921人。中国人自办学堂女生人数则从1907年的1853人增加展到1909年的12164人。
——摘编自张昭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英国教育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中英两国教育发展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共17题)

4.
考古发现,古希腊城邦最主要的历史遗迹往往是市政广场、议事大厅、神庙、露天剧场等,它们用以举行城邦会议、宗教节庆、戏剧演艺。这些公共空间在当时
A.增强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
B.加剧了希腊社会内部矛盾
C.抑制了城邦公民的个性发展
D.实现了希腊人的真正平等
5.
“数人玩球,其中一人在接球时将一奴隶学徒推开,该学徒奴隶摔倒折了腿.有人问,这个学徒的主人是否可以对推倒其学徒的人提起诉讼.我回答说,不可以,因为看上去更多地是由于偶然而不是过错才发生了这事。”该条文表明罗马法
A.模糊法律责任
B.维护等级尊卑秩序
C.看重主观动机
D.限制体育运动发展
6.
根据美国宪法,最高法院拥有宪法解释权。历任总统往往会将那些赞同自己政治与哲学原则的人任命到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该做法
A.有利于总统自身的执政
B.反映出总统侵蚀最高法院的权力
C.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说明了美国宪法有较大的灵活性
7.
1928年,中共《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31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要求苏维埃各级政府发布通告,告之民众所分得的土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这一转变
A.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B.造成了土地政策严重脱离实际
C.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意味着党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8.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废除移民禁令,鼓励民众前往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垦荒,并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设立台湾行省。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财政压力
B.推动民族交流
C.促进农业发展
D.应对边疆危机
9.
太平天国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并颁刻了《真天命诏书》《旧遗诏圣书》等宣扬基督教教义的书籍。这一举措
A.体现了其自身阶级局限性
B.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实现了内部思想统一
10.
20世纪中期,美国“遏制战略之父”乔治﹒凯南认为:中国革命令人担忧之处并非在于其构成了苏联“胜利”的一部分,事实上,中苏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而是作为“贫穷”国家的中国发生的革命将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引发的示范作用。这一看法
A.主张美国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B.错估了中苏关系发展趋势
C.担心中国削弱西方在亚洲影响
D.预测到第三世界即将崛起
11.
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
B.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
C.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
D.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
12.
南宋临安城内同类商品的经营有了更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处或数处,称之为“团”、“行”或“市”,如:花团、青果团、布行、销金行、米市、珠子市等。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城市消费趋向奢华
B.商品交换活跃
C.工商业市镇兴起
D.政府加强市场管制
13.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
14.
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五年内兴建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电力、电器、化工等大中型工厂并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国外技术。该计划
A.有助于为全面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B.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C.有效遏制了官僚资本成长
D.成功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15.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多数是自然神论者,乐于赞同上帝存在并创造了世界,但坚决认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起作用而不加以干涉。这说明启蒙运动
A.尚未形成完备思想体系
B.认可天主教会干预世俗生活
C.彻底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D.理性看待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16.
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而不是依靠圣礼、善功和神职人员。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因为
A.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强调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D.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17.
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C.与社会生产关系紧密
D.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18.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来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既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其他各派学说,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氛围民主开放
B.这些学说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
C.传统文化失去价值
D.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
19.
梁启超强调孔子的教育“乃进化主义,非保守主义”,“乃平等主义,非专制主义”,“乃兼善主义,非独善主义”,“乃强立主义,非文弱主义”。这反映出他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是
A.肆意歪曲
B.改造利用
C.盲目尊从
D.彻底否定
20.
19世纪30年代,巴尔扎克发表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明白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对欧也妮的求婚是为他的财产而来,但加以利用。葛朗台太太去世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文件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批判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