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92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4

1.判断题(共4题)

1.
李鸿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打破了近代以来航运业被列强垄断的局面,有利于交通的近代化
A.正确
B.错误
2.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1905年,《定军山》的首映成功,则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A.正确
B.错误
3.
通过“科教兴国”战略,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4.
如图是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该作品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流派重个性、重想象、重情感、重色彩的风格特征。
A.正确
B.错误

2.材料分析题(共5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宋代儒者接续唐代儒者的理想,最终形成理学的兴起,即儒学的复兴。它和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样,采取的相同方式,越过汉唐诸儒,回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这个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宋明理学有时候也被称为“佛老化的儒学”,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学术上,也有人把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

——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

材料二  14世纪的意大利,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东方文化影响;而且保留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最终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这场运动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但丁、薄伽丘、这·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文艺先驱应运而生,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格润智囊团《在文艺复兴中凝聚中国正能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背景,并分析其复兴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儒学复兴运动和意大利丈艺复兴运动的相通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可以从儒学复兴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中得出哪些有益经验?
6.
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两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在“光荣革命”到来前夕,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梁霄羽《极简美国史》

材料四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反正都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俄)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

请问答: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
(2)材料二中“伟大的人”发现的“钥匙”是什么?其对自然科学发展和思想解放各有什么价值?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对思想解放的影响。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二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所说伽利略的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一发现的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为什么说这两大支柱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8.
一位哲人曾说:“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统统的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

——《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思想’,决不是说‘***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情·***与周世钊》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和“极右的老朽病”分别是影射什么运动?
(2)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最重大成就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4)结合材料二、三、四,请你就这三大理论成果的核心作用写出主题词。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9.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四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复和孙中山在政体主张上的不同。
(3)据材料三,概括国人对西洋文明觉悟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理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共同目的。

3.论述题(共1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事记
1
1842年
魏源在林则徐等所译《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五十卷《海国图志》
2
1849年
徐继编撰《瀛环志略》,介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风土人情。
3
1859年
李善兰、伟烈亚力合译《代微积拾级》,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
4
1863年
徐寿编译《汽机发初》,介绍蒸汽机的专著。
5
1871年
贾步纬编译《航海通书》,为清朝南洋、北洋海军进行测量的重要工具书。
6
1895年
英国人李提摩太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介绍19世纪欧美各国发展史。
7
1899—1904年
严复先后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即穆勒《论自由》)和《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著作。
8
1903年
赵天骥译《法国革命战史》,罗伯雅译《共和政体论》。
9
1909年
李佳白选译《欧美强国宪法汇编》。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西学传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视角,分阶段对上述表格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划分阶段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4.单选题(共24题)

11.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下列作者的表述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12.
对于16世纪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13.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B.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4.
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诗中所表达的思想与下列人物的思想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但丁
15.
有学者认为:“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基督信仰和王权政治。对西方的传统文化而言,16世纪开始兴起的自然科学是新文化,17世纪发端的民主政治也是新文化。它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西欧国家”。据此理解新文化
A.继承古代西方哲学思想并发展为新的民族精神
B.是人类理性进步的必然结果,不分地域与民族
C.从本质上看它是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神权的胜利
D.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而形成的社会价值取向
1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让人们对宗教的执着追求依旧不减,但是,人们对世俗社会更加关注,更加好奇。如伽利略(1564—1642)一生虽然经历了多次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但是他更喜欢献身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这说明
A.人文主义的发展使科学家放弃了宗教信仰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使人们面向现实
C.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和科学的斗争十分激烈
D.面向现实的精神引发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17.
作为美国立国文献之一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宣言》运用的启蒙思想包括()
①天赋人权  ②三权分立  ③社会契约  ④人民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8.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的人物是
A.卢梭
B.康德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9.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④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己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由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A.反对教会垄断教义解释
B.打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提倡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21.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④发明淬火工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3.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24.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25.
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这反映出作者:
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
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
C.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26.
1901年后中国出现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宣传西方政治哲学、文化学说的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与史可法、郑成功、文天祥、岳飞的书刊同时风行。1902年4月26日,为纪念南明永历帝覆亡242周年,著名知识分子章太炎等发起大型纪念会。这表明
A.知识分子以“反清复明”为革命旗帜
B.革命者宣传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
C.革命者把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相结合
D.革命者把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27.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精神的现代化
D.制度的现代化
28.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说“现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表明他:
A.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完善
B.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C.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依然信奉着“中体西用”
29.
它的发表,解决了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
A.《井冈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0.
“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B.贯彻“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现“十二五”规划
31.
2014年11月19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江南水乡乌镇隆重开幕。互联网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回顾中国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是
A.“863计划”的实施
B.“星火计划”的实施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银河—Ⅰ号”的研制成功
32.
有关近代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社会问题逐渐暴露有关
②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③它将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作为唯一内容
④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3.
下列画家与其绘画名作的对应,有误的是
A.大卫――《泉》B.莫奈――《日出·印象》
C.毕加索――《格尔尼卡》D.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4.
孙中山在《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中说:“中国现在革命,都是争个人的平等、自由,不是争团体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总是失败……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有自由,然后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A.已经放弃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B.正确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
C.反思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D.借鉴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5.选择题(共3题)

35.

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5×5={#blank#}1{#/blank#}   12.5÷5={#blank#}2{#/blank#}

1.25÷5={#blank#}3{#/blank#}    125÷5={#blank#}4{#/blank#}

36.

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5×5={#blank#}1{#/blank#}   12.5÷5={#blank#}2{#/blank#}

1.25÷5={#blank#}3{#/blank#}    125÷5={#blank#}4{#/blank#}

37.一个圆柱的高是31.4dm,它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5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