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粤铁商,咸丰年前销售甚旺,近(同治十一年)则外洋铁价较贱,中土铁价较昂,又粗硬不适于用,以致内地铁商十散其九。……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的主要出口物中,茶叶由1871年至1873年的1022159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1055064公担;……棉花由1871年至1873年的8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417公担。这种变化加上国内资本主义企业日渐发展的原料需求,又带来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杭、嘉、湖之丝;浙、皖、闽、赣、湘、鄂之茶,一时风起,蔚为大观。
(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资本工业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三中的“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进步影响。
材料一 楚、粤铁商,咸丰年前销售甚旺,近(同治十一年)则外洋铁价较贱,中土铁价较昂,又粗硬不适于用,以致内地铁商十散其九。……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的主要出口物中,茶叶由1871年至1873年的1022159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1055064公担;……棉花由1871年至1873年的8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417公担。这种变化加上国内资本主义企业日渐发展的原料需求,又带来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杭、嘉、湖之丝;浙、皖、闽、赣、湘、鄂之茶,一时风起,蔚为大观。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年份 | 厂名 | 所在地 | 创办人或主持人 | 资本(元) | 工人数 |
1863 | 洪盛机器碾米厂 | 上海 | | 6000 | 8 |
1872 | 继昌隆缫丝厂 | 广东南海县 | 陈启源 | | |
1875 | 程恒昌轧花厂 | 江苏奉贤 | | 206000 | 224 |
1878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天津 | 朱其昂 | | |
1879 | 裕昌厚丝厂 | 广东南海 | 陈倠樂 | | |
1879 | 机器轧油厂 | 广东汕头 | | | |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三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完成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资本工业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三中的“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进步影响。
2.
法国学者拉布鲁斯指出:“载入科学技术史册的,不仅有创造与发现的智力和个人因素,而且还有传播这种创造和发现的社会现象。”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新科学事实的发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一旦教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和世人一样,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障碍进行批评或反对……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十七世纪的科学工作十分成功,但其成就的性质殊出意外。……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认为人类单凭理性和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十八世纪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科学思想的范围。……十八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资料”指的是什么?“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4-18世纪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新科学事实的发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一旦教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和世人一样,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障碍进行批评或反对……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十七世纪的科学工作十分成功,但其成就的性质殊出意外。……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认为人类单凭理性和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十八世纪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科学思想的范围。……十八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资料”指的是什么?“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4-18世纪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3.
王安石变法以人才为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以谓方今在位人才之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可知矣。今以一路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
…
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及其任之以事,然后卒然责之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宜其才之足以有为者少矣。
(1)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在位人才”不足的表现极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解决“在位人才”不足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效果。
材料一 臣以谓方今在位人才之不足者,以臣使事之所及,可知矣。今以一路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苟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朝廷每一令下,其意虽善,在位者犹不能推行,使膏泽加于民,而吏辄缘之为奸,以扰百姓。
…
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以朝夕从事于无补之学,及其任之以事,然后卒然责之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宜其才之足以有为者少矣。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材料二 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论语》、《孟子》义各三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未几,选人、任子,亦试律令出官。——《宋史·选举志一》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在位人才”不足的表现极其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王安石解决“在位人才”不足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效果。
4.
有人说:无论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暴君,他都是历史的选择,推动了他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阅读材料:
拿破仑皇帝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取消等级制度……法国被分九十八个行政区,他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拿破仑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充足和规范……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仑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
(1)据材料归纳拿破仑的国内外改革举措。
(2)据材料指出“不是出于他的情愿”的事情及其发生的原因。
(3)据材料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论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暴君,他都是历史的选择,推动了他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的论据。
拿破仑皇帝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取消等级制度……法国被分九十八个行政区,他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拿破仑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充足和规范……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仑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请回答:(1)据材料归纳拿破仑的国内外改革举措。
(2)据材料指出“不是出于他的情愿”的事情及其发生的原因。
(3)据材料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论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暴君,他都是历史的选择,推动了他所处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的论据。
2.单选题- (共13题)
5.
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中说:“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但民主制度并没有到来。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创造的是‘少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这个制度在英国历史上叫‘旧制度’。”这种“旧制度”被淘汰开始于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
B.17世纪晚期政党政治开始 |
C.18世纪初责任制内阁形成 |
D.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
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条约”指的是《马关条约》 |
B.“方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 |
C.“方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 |
D.“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 |
7.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始,到1930年上半年,经过3年多的斗争和探索,全国红军发展到10万人左右,大小革命根据地有15块。红军与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游击战术的正确运用 |
B.土地革命深入开展 |
C.苏维埃政权广泛建立 |
D.共产国际大力支持 |
8.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交给国会的咨文中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制。……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说明美国
A.以和平发展为己任 |
B.以帮助盟友为义务 |
C.以称霸世界为目的 |
D.以对抗苏联为根本 |
9.
《西京杂记》记载:“霍光(西汉大臣)妻遗淳于衍(人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值万钱。”这反映了汉代
A.官营织品精美昂贵 |
B.手工织品市场广阔 |
C.织机构造操作复杂 |
D.官府控制手工作坊 |
10.
乾隆时,“吴中(在今苏州)男子多工艺事,各有专家,虽寻常器物,出其手制,精工必倍于他所;女子善操作,织纴刺绣,工巧百出,他处效者莫能及。”这表明该地区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B.实现了男女平等 |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工商业非常发达 |
11.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其在19世纪中期最主要特征是
A.实行竞争和自由放任政策 |
B.生产和资本集中化 |
C.以国家力量干预社会经济 |
D.垄断组织的国际化 |
12.
中兴矿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资本独立经营的大型煤矿。至20世纪年代,中兴煤矿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煤矿,1936年原煤产量达182万吨,堪称“中兴”极盛时期。这时期内,中兴矿局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鼓励与政策推动 |
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 |
C.政局稳定与市场统一 |
D.爱国热情与实业救国 |
13.
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下列三张不同年份发行的邮票,见证了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这些变革都

《入社》1957年 《人民公社》1959年 《改革开放》2009年

《入社》1957年 《人民公社》1959年 《改革开放》2009年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B.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的路线 |
C.促进了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
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
14.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该诗中描绘了
A.造纸技术的主要工序 |
B.活字印刷的印刷过程 |
C.瓷器烧制的基本流程 |
D.丝绸织造的繁复工艺 |
15.
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
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 |
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
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 |
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 |
16.
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1年的不到5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5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12.44%。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
B.“科教兴国”战略实行 |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
D.教育改革举措深入落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