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89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2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演说家德摩斯梯尼说过:“在人们的记忆中,希腊城邦涌现出大量卖国、腐败和挥霍无度的政客……”从梭伦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各级官员没有任何薪酬,外交使者也如此。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对即将离任的各级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稽查的对象并不限于“贿赂”,任何有意愿的公民可以对公职人员就任何一项罪行发起指控。主持审查的人员也受该制度的约束。此外,还设立了“审计员”一职,主要检查公职人员(通常为经手过公款的人)的财务账目。

——摘编自崔明君《古代雅典的贿赂现象及防治措施》

材料二 英国议会是政府施政的监督者,议会监察专员署是议会的代理办事机构。1846年,英国最早的行政裁判所——“铁路专员公署”成立。1855年,英国文官委员会成立,主要审查公务人员的任用资格,制定任用标准、考试规程,办理文官的考选、分发事宜。1880年,进一步扩大公共会计委员会的职权,不仅可以审计政府的财政开支、调查财政的不法行为,还可以查究政府的浪费行为等。1973年,英国医疗卫生监察专员署成立,任务是受理公众对国家医疗单位的投诉,解决医疗单位以及个人欺骗国家和公众获取非法利益的问题。1974一年,英国《地方政府法》颁布,设立地方政府监督专员署,监察地方议会及议员,监察地方政府及官员的不良行政行为造成的侵害公民利益的事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对离任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的原因及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介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监察制度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监察机制建立与完善的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以调和外戚与宦官纷争为由,入京立刘协为汉献帝。为躲避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的进攻,他火烧洛阳,挟天子及数百万洛阳居民西迁长安。迁都使得朝廷财尽物竭,董卓遜改革币制,下令熔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小钱既无轮廓,也无纹饰,重量为1克左右。其滥铸的结釆为“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钱数百万”,“自是后钱货不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盛行。秦汉时期的城市繁荣全面衰退,代之而起的是以坞堡或庄园为单位的豪强势力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石俊志《董卓铸造小钱》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末年董卓改革币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末年董卓改革币制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朝鲜战争初期,***试图出兵朝鲜的原因并非“确信与美国的较量不可避免”等,而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与联合国军的全面介入使中国民众产生了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恐惧,以及诸如“蒋介石会重返大陆”等谣言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广泛蔓延,严重威胁了中共政权在思想和政治上的基础。为了解决朝鲜战争对国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希望在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形势有利的军事条件下派兵迅速结束战争。从战争初期开始,中国出兵与否完全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即对巩固新中国政权的基础是否有利……通过出兵朝鲜,中国扩大对朝鲜的影响力,并且可以履行向苏联承诺的对亚洲革命的义务,从而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大大提高中国的地位。

——摘编自(韩)金东吉、朴多晶《朝鲜战争初期中国出兵朝鲜决策及变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出兵朝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出兵朝鲜的意义。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霸先出身寒门,起家下吏,从一介平民成长为一代英主明君,除了天时地利的时势造就外,其自身的英略才智才是其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南朝在梁武帝统治晚年,遭遇侯景之乱,在这历史转折动荡的关键时刻,陈霸先建功立业,力挽狂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元556年三月,北齐集中十万精锐大军卷土重来,建康被团团包围。但陈霸先毫不畏惧,他身先士卒,亲率各路军队向北齐军发起猛攻。最终,建康保卫战胜利结束。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依唐虞故事禅位于陈霸先,陈霸先成为陈朝的开国之君。对于陈霸先受禅称帝,如何评价?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梁陈制度为隋唐制度的三大来源之一。范文澜曾经说过:“在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开发出来了,使隋唐封建经济得到比两汉增加一倍的来源,文化事业发展起来了,使隋唐文化得到比两汉提高一层的凭借,东晋南朝对历史是有贡献的。”

——摘编自朱子彦《论陈霸先的功业与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霸先的历史功绩o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陈霸先的历史功绩o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间,山西商人开辟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开创票号走向金融行业。山西票号逐渐垄断了全国汇兑业务,成为当时中国金融业首屈一指的商业金融资本组织。雄厚的投资资本、繁杂众多的商品种类、广阔的经营范围、悠久的历史,使其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实属罕见,在世界商业史上同样极为稀少,山西商人曾有“中国的威尼斯商人”之称。然而到了清末,封建王朝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其自身带有的十分突出的封建特征使它迅速衰败。

——摘编自金梦迪《山西票与中国金融》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传统金融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经济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单选题(共19题)

6.
公元前451年—公元前450年,罗马十人立法委员会制订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主要是对王政前后罗马社会习惯的整理编订,同时吸收了一些希腊法律的规定。对《十二铜表法》的认识正确的是其
A.使平民权益得到保障
B.是一部成文的习惯法
C.剥夺了贵族的司法权
D.实际具有国际法效力
7.
当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合一以后,阶级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就会通过政党政策和政党利益来委婉、间接地表现出来。最能体现这一政治状况的近代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8.
以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在中国的外资大型工矿业企业来计算,1840~1894年为23家,创办时的资本总额共为7631千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创办资本总额为103153千元,后者为前者的13.5倍。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
B.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
D.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
9.
1937年,日军在南京烧杀奸淫的行径让他们的盟友也看不过去,德国驻华使馆在发回国内的电文中说“它是一台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这可以印证
A.日军对华侵略蓄谋已久
B.德国反对日本侵略中国
C.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D.德日在侵华问题上有分歧
10.
太平天国在1853年攻克南京(后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太平天国的货币正面为“太平天国”字样,背面除初期名称为“通宝”外,其余均称为“圣宝”。这表明太平天国
A.神权色彩较浓厚
B.宣传其政权的公正性
C.发展经济有规划
D.发行全国通用的货币
11.
下面漫画作品名为《革命歌声》。漫画中一农民正手举锄头“锄”向帝国主义和军阀;帝国主义吓得趴在地上,军阀倒在他身上作惊恐状。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12.
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期间多次谈到台湾问题:“今后,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字眼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那么我们就充分尊重台湾目前的现实。”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支持中国统一大业
B.海峡两岸坚冰已被打破
C.我国放弃武力统一方式
D.我国对台政策发生转变
13.
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独立自主倾向日益明显,不愿再充当美国的“小伙计”,在对外政策上与美国的分歧进一步明朗化。这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趋势凸显
B.欧日反美新同盟建立
C.美国政治霸主地位丧失
D.世界政治格局根本转变
14.
“猎人居无定所的生活解放了人类的思想,而农业却把人变成土地的囚徒。”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B.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优越
C.农业文明推动宗法观念形成
D.宗法制的核心是崇拜祖先
15.
唐代规定“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扰市惊人者,则“令扰乱者,杖八十”;“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可见,唐代
A.市场管理严格
B.商品经济活跃
C.交易秩序规范
D.长途贩运发达
16.
明中期,官府授权私人盐业垄断经营成为徽商成长的关键推力。而在辽宁和张家口分别开放东西马市,对晋商兴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样,明中期海禁放松,也是浙商、闽商、粤商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明代商帮兴起
A.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开创了商业发展新模式
17.
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该图以中国为中心,当时澳洲虽然还没有被发现,但是图上已出现五个洲。这反映出当时
A.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C.传教士是早期殖民掠夺的先锋
D.世界地图绘画水平较低
18.
1919年3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都要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1920年又颁布法令规定“逃避劳动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法令
A.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符合新经济政策的要求
C.具有战时共产主义的特色
D.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模式
19.
故宫天安门外的那对华表上面的蹲兽名“孔”,又名“望君归”,每当君王外出不归,这两只狃就劝诫他回宫。这一设计其实正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君王言行劝喻式的限制。这与董仲舒的哪一主张相近
A.君权神授
B.大一统
C.正君心
D.天人感应
20.
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描写了三代巨人“非凡的欲望”,该书在受到人们喜爱的同时,也遭到教会和贵族的仇视。《巨人传》遭到教会仇视主要是因为其
A.反对新兴事物
B.揭示人性善恶
C.再现社会现实
D.宣扬人文主义
21.
19世纪末,汪康年指出:“四邻环伺不足惧,大变当前,而怡然无所动,斯为可惧也。割地赔偿不足耻,维新有机,而懵然无所知,为可耻也。”据此可知,汪康年主要强调
A.民族危机的严峻性
B.救亡图存的重要性
C.思想启蒙的必要性
D.抵御侵略的可行性
22.
读下表,由此可以推知袁世凯的尊孔复古

A.具有社会基础
B.助推儒学退化
C.占据舆论优势
D.得到列强支持
23.
在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的第二天,哈尔滨市外侨学习班的苏侨教员说:“中国有了原子弹,美国就不能横行霸道了(晃晃肩膀),这回美国老实一些了(做了个下蹲动作)。”这反映出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A.可以对西方国家进行核打击
B.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C.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D.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4.
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笔下的向日葵(如下图),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描绘了一团团火焰般秋天的成熟,展示了画家内心永远沸腾的热情与活力。材料反映出凡·高绘画

A.强调光色和谐
B.重视表现自我
C.兼采众家之长
D.推崇以形写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