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389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邓小平的思想引领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1962年7月邓小平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时讲话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曾十次谈市场经济问题。1979年11月,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1—2月,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编自李洪峰《战略家邓小平》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认为生产关系调整的立足点及背景。
(2)材料二中,邓小平的思想有什么变化?这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2.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做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美国首都华盛顿原是一片荒芜人烟的灌木丛林。国会大厦位于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白宫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如下图)。

材料二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1)材料一反映出卢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体现了美国怎样的政治信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的不同特点和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
3.
(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
联合国维和是由本组织制定的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手段。“第一代维和行动”是以1948年向中东地区派遣“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为开端。维和行动本质上是军事性质的,包括监测、监督、证实停火,实现初期和平协定,这种传统的维和行动通常不直接介入解决冲突的政治进程。冷战结束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如恐怖主义、贩毒、移民问题、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主义等日益突显出来。冷战后开启的“第二代维和行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维和的任务不仅包括传统的维持和平,而且扩展到了国家建设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即包括监督或组织选举,军人复员和武器控制,协助宪法或司法改革的执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维和部队的组成不仅包括军队,还包括警察和文职人员,旨在全面落实和平协议。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经历了从反对、默许到参与的变化过程。冷战结束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没有也不可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989年中国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此后中国维和人员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上所有的热点地区,为全球的和平事业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联合国官方网站关于“维护和平”专题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冷战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冷战结束前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2.简答题(共1题)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范祖禹(1041~1098年)把复兴儒学,重整纲常,提倡道德,遏止私欲具体落实在规劝哲宗皇帝的失礼行为上.这是对前代统治者忽视儒家伦理而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的反思。他说:天下治乱皆系于人君之心,君心正。则朝廷万事无不正。……古者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论道经邦,變理阴阳,无他术焉,唯正君心而已。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道之教训,皆所以正君心也。如欲正心,未有不由稽古好学而能致也。臣窃考之前世,揆之当今,恭帷本朝累圣相承,百有余年,四方无虞.中外底宁,动植之类,蒙被涵养,德泽深厚,远过前世,皆由以道德仁义文治天下。人主无不好学故也……陛下今日学与不学,系天下他日之治乱,巨不敢不尽言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祖禹复兴儒学的主要主张。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祖禹复兴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3.论述题(共1题)

5.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列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从中分别提取三地的城市化进程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

4.单选题(共17题)

6.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7.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其中“神山沦没”事件
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
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
8.
“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体现中国继续加强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体现了中国主导全球经济发展
C.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主要手段
9.
(题文)《欧洲史》中写道:“二战后……仿佛只有欧洲建设速度加快尚可保证本大陆的稳定……欧洲观念就是领导阶层精英人物的观念,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其中“欧洲观念”带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彻底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使欧洲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10.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尽管这一使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是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方式完成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洋务派
A.创办最早近代军事工业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筹建起中国的近代海防D.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11.
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措施,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规定每年向政府纳帛1匹、粟2石。这说明当时
A.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
D.征税标准达到历史低点
12.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时间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磅)
80
75
2.32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荷兰已成为海上马车夫
D.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13.
据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词汇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汇却被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汇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D.全球化的扩展使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14.
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
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
15.
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开始纠正“左”倾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6.
常州地产品牌“红梅”牌照相机,曾经风靡大半个中国。下表是1974年—1988年“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由表中信息推断,“红梅”牌照相机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
时间
“红梅”牌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1974年
红梅I型(120系列)折叠式照相机投产,常州市自主生产照相机
1977年
红梅II型(135系列)塑料相机开始定型生产
1981年
国集合营常州照相机总厂成立,职工超千人
1985年底
累计生产了10个型号的产品共86.15万架,销售至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到印尼
1988年
年产量曾一度达到21万吨,为全国同行业第一
 
A.经济特区的建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C.浦东开发的辐射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7.
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近代历史事件时说:“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剩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
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
D.笔画圆匀,庄严厚重
19.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A.纠正了马克思主义失误B.否定无产阶级主体作用
C.进行了理论中国化探索D.积极筹建农村党的组织
20.
“他们拿起画笔,没有历史的包袱,没有沉重的使命;他们只是要书写愉悦的心情,描绘那些跳动在树叶、水面上的光……他们摆脱了长久以来主宰西方美学的古典符号,他们以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时代。”与该风格类似的美术作品是(  )
A.《法国大革命》B.《拾穗》C.《格尔尼卡》D.《日出·印象》
21.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为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的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一“宣告”意在(    )
A.正告美国不要扩大侵朝战争B.加强对亚非拉国家援助力度
C.总结全国政协外事工作经验D.捍卫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2.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年)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这一做法(   )
A.开创了学习西方理论科学的先例B.显示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
C.忽视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反映了对西方数学成就盲目崇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简答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