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884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中国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 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冲突与融汇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自然延续,而是在被迫回应西方挑战和适应新的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存在着发生变异的文化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其不仅仅由于两种文化的模式和形态绝然不同,更由于两者还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文化。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材料二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许多人就已朦胧地认识到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的新型知识分子较之于开明士大夫,对帝国主义瓜分、鲸吞中国的野心有更为清醒的估量。他们为了拯救祖国,向西方学习和迫切改革意识是其最为普遍的心理趋向。……仅从1902年至1909年,从全国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达82769人,1916近万名军事学堂毕业生及归国留学生。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材料三  l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等文,明确提出社会的改造应当置于国民尤其青年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而新青年应有的新人格新价值应当包括科学、平等、进化、进取等现代观念。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你获取了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

2.单选题(共17题)

2.
下图中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为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书。就其书体而言,这一书体的特征是
A.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C.注重写意传神
D.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
3.
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4.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
5.
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6.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7.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8.
法国法兰西学院终身院士朱德群(1920-2014)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对其作品恃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B.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融合
C.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表现形式
D.中国画的借物抒情与古典主义美术的有机结合
9.
2004年1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1万余枚汉代的简牍。“经初步考证,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由以上材料可以推断
①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
②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
③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
④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
李白有诗:“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这首诗赞颂的是
A.
B.
C.
D.
11.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12.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他所评论的书体是(  )
A.小篆B.楷书
C.草书D.行书
13.
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C.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
D.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14.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而不中断,汉字的推广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你推测,西汉文书上的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B.行书C.隶书D.楷书
15.
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
②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
③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
④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6.
在研究中西方山水(风景)画时发现,中国早在魏晋时期就产生山水(风景)画了,而西方却要到15世纪才出现,但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发展方向却截然相反:西方始终是以形似为基本,可以形容为科学的绘画;而中国却从表现外物神韵转到表现内心意韵,可以形容为诗的绘画。以下对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领先西方千年以上,且比西方更成熟更科学
B.国情决定了中国走向文人画与西方走向科学绘画
C.中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对科学的态度
D.中西方的艺术差异决定世界艺术的多姿多彩
17.
下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我们能读出的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 ②中国传统步犁形状基本定型 ③东汉绘画技术高超 ④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18.
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1~3)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造型写实”
B.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C.类别:文人画印象画立体派
D.作者:宋朝法国西班牙

3.选择题(共6题)

19.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20.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21.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22.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


     
23.下列各式的变形中,正确运用等式性质的是(   )
24.下列各式的变形中,正确运用等式性质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