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一些服饰可视为一定时期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服饰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服饰图:

根据材料中有关服饰的信息拟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分析须史论结合)
材料 历史上的一些服饰可视为一定时期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服饰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服饰图:

根据材料中有关服饰的信息拟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分析须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们,如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在古典文化中继承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精神,把数或量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16世纪,数学在欧洲大学开始获得立足之地。在数学得到重视和获得发展的同时,大学也开始以数学为切入点,将其他新兴学科知识引入大学。至17世纪,遍布欧洲的许多数学教授经常打着讲授发射学、航海和其他实用数学学科的“幌子”,将静力学、动力学、光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最新著作融合到他们的教学中。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数学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原因。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们,如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在古典文化中继承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精神,把数或量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16世纪,数学在欧洲大学开始获得立足之地。在数学得到重视和获得发展的同时,大学也开始以数学为切入点,将其他新兴学科知识引入大学。至17世纪,遍布欧洲的许多数学教授经常打着讲授发射学、航海和其他实用数学学科的“幌子”,将静力学、动力学、光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最新著作融合到他们的教学中。
——摘编自檀慧玲《论欧洲中世纪大学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 17世纪,自然科学的空前发展改变了普遍持有的关于物理世界的本质,甚至关于真实知识的本质的看法:“将数学的方法和语言运用于感觉所揭示的可测性质,一时成为发现与解释的惟一可靠的方法。笛卡尔和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霍布斯,全都期求赋予他们的论证以数学式的结构。”伽利略强调“自然之书”是“由数学的语言写成的(甚至向来以对科学进行尖锐批判而著称的德国现代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也承认“近代思想与知识的本质是数学的”。原因在于数学在近代的学科中是最理性的,它适合一个理性的世界。——摘编自舒国滢《论近代自然科学对法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学与近代数学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数学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4年3月,周恩来在一个报告中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是孙中山先生委托鲍罗廷起草,由瞿秋白翻译,汪精卫润色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共产国际通过它的决议对“一大”宣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该决议的作者显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做过认真的研究,大体上能保留其基本内容,并加以扬弃和提升,从而为增强宣言的革命精神做出了良好的贡献。
材斜二 从斯三民生义的基本内容来看,它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是反对帝国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使新三民主义有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二是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和节制资本的内容,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理想采取批判的态度^正因为有这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作为基本保证,新三民主义才根本区别于旧三民主义,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新三民主义,按其基本性质来说,是一个民主主义的纲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内容的重大发展,并分析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材料一 1944年3月,周恩来在一个报告中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是孙中山先生委托鲍罗廷起草,由瞿秋白翻译,汪精卫润色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共产国际通过它的决议对“一大”宣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该决议的作者显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做过认真的研究,大体上能保留其基本内容,并加以扬弃和提升,从而为增强宣言的革命精神做出了良好的贡献。
材斜二 从斯三民生义的基本内容来看,它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是反对帝国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使新三民主义有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二是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和节制资本的内容,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理想采取批判的态度^正因为有这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作为基本保证,新三民主义才根本区别于旧三民主义,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新三民主义,按其基本性质来说,是一个民主主义的纲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锡长《新三民主义的产生与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三民主义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种力量,并分析这些力量能够实现合作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内容的重大发展,并分析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3.单选题- (共26题)
4.
***曾说:“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去扩大红军,把我们的战线开展到几千里路的地方去。”这一论断说明
A.经济工作是革命战争的物质基础 |
B.发展军事是打破“围剿”的必由之路 |
C.中共中央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壮大红军争取反围剿胜利的迫切性 |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各种科技综合研究所和工业实验室纷纷建立,且大部分是由企业家和发明家出资建立,它直接为生产服务,并以利润为目的。这表明这一时期的美国
A.垄断组织产生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
B.垄断资本家追逐财富手段先进 |
C.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国家 |
D.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
6.
李鸿章称:它“费钱不多,递信极速,传播自远,洋人处心积虑要办,将来不知能否永远禁阻。……中国人或亦仿照外洋机巧,改英语为汉语,改英字为汉字,学习既熟,传播自远,应较驿递尤速”。材料中李鸿章谈论的科技是
A.有线电报 |
B.无线电报 |
C.电话机 |
D.蒸汽火车 |
7.
明代,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为代表的吴派绘画,共同体现了一种倾向:接近世俗生活,采用日常题材,笔法风流潇洒,秀润纤细。吴派绘画的这一倾向
A.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寂寞 |
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C.表明其创作讲究工整细密 |
D.表达了强烈的个性感受 |
8.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他的人生目的是回归真理的源泉,在他那个时代首先就是“把几个世纪曲解了的《圣经》复其原貌,还其本意,并以他对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之光传给世人”。这说明他
A.着眼现世生活的幸福 |
B.意在复兴古典文化 |
C.拯救了人类信仰危机 |
D.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
10.
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把《圣经》译成英语,排斥任何因素对个人信仰自由的干涉,捷克宗教改革家胡司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作礼拜,他对《圣经》的捷克文文本进行了字斟句酌的校订。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天主教统治地位已丧失 |
B.宗教信仰意识的淡薄 |
C.近代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
D.已摆脱天主教会控制 |
11.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
B.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
C.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 |
13.
康德说自由“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所以理性也给出了一些规律,它们是一些命令,亦即客观的自由规律,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是应该发生的,哪怕它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其意在强调
A.人人自由平等 |
B.法律至高无上 |
C.自律下的自由 |
D.人要积极反思 |
14.
宋代时,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刻出的字横细竖粗、醒目易读,后师之为宋体印刷字体。这表明
A.社会节奏的加快促进了字体的演变 |
B.雕版印刷品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要 |
C.印刷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字体发展 |
D.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实用 |
15.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讲:“在我们学戏以前,青衣、花旦两工,界限是划分得相当严格的。”青衣必须是“抱着肚子唱”,“直到前清末年,才起了变化。首先突破这一藩篱的是王瑶卿先生,他注意到表情与动作,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这反映了京剧艺术
A.重视表演的规范性 |
B.虚拟性动作被取消 |
C.融合多种艺术手段 |
D.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
16.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展示了中国诗词的无穷魅力。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宋词的繁荣
A.是宋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
B.导致诗歌逐渐走向衰落 |
C.得益于国家统一的完成 |
D.根源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
17.
“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当时的生物科学只能是对圣经的注释,是‘神学的婢女.”材料所述状况获得改变得益于
A.伽利略实验科学的建立 |
B.生物进化论学说的提出 |
C.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 |
D.牛顿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
18.
1919年,李大钊在与胡适先生的辩论时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拿它来做工具,用以解决中国社会的民族独立和救亡问题。由此可知,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
A.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倾向 |
B.有利于解决中国问题 |
C.尚未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D.只适合解决具体问题 |
19.
梁启超在第一册《时务报》发表文章,开篇写道:“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他这么写的目的是
A.以公理论证维新变法的正当性 |
B.呼吁民众应努力争取自身权利 |
C.强调人类必须顺应并尊重自然 |
D.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
20.
“其书成于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书出风行一时……其‘师夷人之长技.坚船利炮’等说,实自是而起。”由此可知,该“书”
A.主张对政治体制做出变革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风气 |
C.受到了清政府的高度关注 |
D.在当时得到了普遍认同 |
21.
有学者说,辛亥革命势如暴风骤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能深入中国社会底层,皇权思想也阴魂不散,国人迫切需要补上思想启蒙一课。为补上这一课,后来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
A.掀起了尊孔复古思潮 |
B.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
C.进行了新文化运动 |
D.继续宣扬维新思想 |
22.
1956年,中国的出版事业空前繁荣,文艺书籍有9375种,比1952年增长87%;哲学社会科学书籍出版3723种,同比增长了170%;文化教育书籍有2391种,同比增长30.8%;自然科学、技术书籍出版8698种,同比增长181%。出版事业的空前繁荣主要得益于
A.新中国的成立 |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进行 |
C.“双百”方针的提出 |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3.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据此可知,***认为新中国的教育应
A.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
C.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觉悟 |
D.突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
24.
据统计,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之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共有50个,而在此之后到1972年底,不到8年的时间内,就有4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中国
A.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
B.推动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
C.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
D.核武器研制成功提升国际威望 |
25.
下面是新中国时期教育大事年表(部分)这些文件的通过
时间 | 文件 | 内容摘要 |
1985年 | 《关于教师节的决定》 | 设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
1986年 | 《义务教育法》 |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
1993年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在住房和社会福利待遇上优待教师 |
2006年 | 《义务教育法》修订版 |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 |
A.为新时期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
B.推动了新时期教育体系的形成 |
C.有利于促进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
D.使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风气 |
26.
“从近处观察这类绘画作品时,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而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符合材料所述的作品是
A.![]() |
B.![]() |
C.![]() |
D.![]() |
27.
“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该充当他的秘书,编制恶习与美德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表现,刻画性格,选取社会上的重要事件,就若干同质的性格特征博采约取,从中糅合出一些典型。”下列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B.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C.狄更斯的《雾都孤儿》 |
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
28.
20世纪20年代,除了神秘外,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还蒙上了一种狡猾、邪恶和诡异的色彩。据此相关的是
A.中美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
B.美国经济危机导致国民敌视外国人 |
C.中美关系恶化导致民间交流中断 |
D.中国国弱民贫影响了美国对中国人的认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