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
——阿奎那
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材料三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阿奎那和洛克的思想认识有何不同?
(2)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上,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材料一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
——阿奎那
材料二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材料三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阿奎那和洛克的思想认识有何不同?
(2)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上,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2.单选题- (共18题)
2.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材料描述的理论是
A.新三民主义 |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城市中心论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2012年)八个报告中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政治词汇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政治词汇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②④① |
5.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
B.这是一场引领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先驱运动 |
C.这是一场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 |
D.这是一场直接打击基督教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运动 |
6.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8.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包括
①社会契约论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人民主权论 ④浪漫主义
①社会契约论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人民主权论 ④浪漫主义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9.
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有一首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
A.《墨兰图》 | B.《游春图》 |
C.《清明上河图》 | D.《洛神赋图》 |
10.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这部巨著表明,一切能够计时与测量的运动,无论是在地球上的或是在太阳系内的,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材料中的“这部巨著”提出了
A.万有引力定律 | B.自由落体定律 |
C.“日心说” | D.狭义相对论 |
11.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其中的“革命力量”是指
A.蒸汽动力 | B.电力 |
C.电子计算机 | D.互联网 |
12.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C.容闳《西学东渐记》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
13.
陈独秀说:“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 上述引文旨在
A.强调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动力 |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
C.说明孔子之道是反民主的封建伦理纲常 |
D.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 |
15.
1918年有人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人是( )
A.陈独秀 | B.蔡元培 | C.杜亚泉 | D.严复 |
1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
B.严重脱离中国现实国情 |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
D.完美结合中西政治制度 |
17.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表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
B.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
18.
“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对这次高考的正确认识是
A.全面贯彻了“双百方针”精神 |
B.认真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 |
C.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时代拐点 |
D.招收了大批“工农兵学员” |
19.
“他的画作在构思和体裁方面毫无传统的痕迹。这些画作只是暗含而不是实际描画悬崖树木、山脉和田野的轮廓。”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光是画面中惟一重要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是( )
A.![]() | B.![]() | C.![]() | D.![]()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