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安溪养正惠安三校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825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6分)文化平民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⑴根据材料指出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的主流学派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8分)
⑵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8分)
2.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商鞅变法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其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6分)
(2)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4分)
(3)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据材料回答,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6分)

2.单选题(共8题)

3.
西塞罗在评价《十二铜表法》时讲:“它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①使审判、量刑从此有法可依  ②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③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④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6.
明朝万历年间,在福建地区,“其曰番钱者,则银也,来自海舶,上有文如城堞,或有若鸟兽、人物形者,泉(州)漳(州)通用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泉、漳成为全国外贸中心
B.福建地区海外贸易发达
C.福建银元铸造技术发达
D.尚未实行“海禁”政策
7.
某历史老师在讲解《新航路开辟》一课时,运用多元史观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符合“文明史观”的是
A.世界各个地区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成为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B.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C.加速了不同文明碰撞,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会合交融
D.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8.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9.
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诗句中体现这一节日的是
A.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B.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竞废眠
10.
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B.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推动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3.选择题(共6题)

11.4300与1400的和,除以60的5倍,商是(   )
12.口算.

2000÷400={#blank#}1{#/blank#}

4200÷700={#blank#}2{#/blank#}

500÷500={#blank#}3{#/blank#}

8800÷800={#blank#}4{#/blank#}

13.口算.

2000÷400={#blank#}1{#/blank#}

4200÷700={#blank#}2{#/blank#}

500÷500={#blank#}3{#/blank#}

8800÷800={#blank#}4{#/blank#}

14.公园里有松树186棵,是柳树的3倍,柳树棵数是杨树的2倍,公园里有杨树{#blank#}1{#/blank#}棵.
15.公园里有松树186棵,是柳树的3倍,柳树棵数是杨树的2倍,公园里有杨树{#blank#}1{#/blank#}棵.
16.最大能填几.

3600÷{#blank#}1{#/blank#} 00>5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