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国家的外交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及建交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成就及其影响。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2.单选题- (共7题)
2.
下图是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按顺序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
D.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
3.
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
A.义和团运动 | B.九一八事变 |
C.一二·九运动 | D.卢沟桥事变 |
5.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其中,1937年国民党将士阵亡125130人、1938年国民党将士阵亡249213人、 1941年国民党将士阵亡144951人、1942年国民党将士阵亡87719人。”从这些数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 |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 |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胜利有重大贡献 |
6.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7.
《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
A.《共同纲领》 |
B.1954年宪法 |
C.1982宪法 |
D.1999年宪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