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滕州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80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5/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以科技文化为内涵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不去维也纳、柏林,不去圣彼得堡,也可以不去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也不管他是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当时,“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
——(法)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
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2010年日本GDP数据为5.4742万亿美元,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GDP数据为5.87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自1968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以后,这一保持了42年之久的座次首次让位中国,中国由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GDP大国。
——周俊生《应冷静客观看待中国经济世界位次变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至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使法国巴黎成为“世界的神经中枢”的思想家有哪些?他们为世界提供了怎样的政治智慧?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科技因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如何加强软实力建设?
2.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其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举措(2分)及其共同目标(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经济上举措有何不同?(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的改革对本国的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2.单选题(共20题)

3.
19世纪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物种起源》,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两者都(  )
①借鉴了前人的成果 ②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重大成就 ③对当时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④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A.①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④
4.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两者共性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产物
②在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③反对蒙昧,推崇人性
④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5.
下图是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维纳斯”。雕塑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其产生的原因有( )

①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
②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创作的自由空间
③工商业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它
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B.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7.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古为西羌地,元朝归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辖。“玉树”这一名称据说出自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壮浪恣肆,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写了一首《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该诗人应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9.
1930年和1972年,在居延地区(现属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左旗地区)两次发掘出土汉简30000余枚(如下图)。居延汉简多是西北边塞烽燧亭鄣的文书档案,其最早的纪年简为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最晚者为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当时纸还未发明出来B.当时木简仍是重要的书写载体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都是小篆D.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10.
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 
A
火车
轮船
汽车
相对论
B
蒸汽机
电报
电灯
电车
C
电动机
电影
电视
电脑
D
飞机
电话
电报
互联网
 
A.AB.BC.CD.D
11.
之所以说人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
A.纺织、采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采用蒸汽机作动力
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
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
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
12.
“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无力供养它们;因此每一代都有许多个在达到生殖年龄以前就死掉了。由什么来决定哪个将生存呢?当然,有几分是纯运气,但是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物种能否( )
A.参加竞争B.适应环境C.取悦人类D.具有生命力
13.
“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
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C.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14.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些人的代表是(   )
A.魏源、林则徐B.康有为、孙中山
C.陈独秀、胡适D.***、邓小平
15.
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16.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是
①早期维新思想
②三民主义
③***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17.
《夫妻识字歌》唱道:“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属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
C.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8.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的研制(   )
①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
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④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了:“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D.浪漫主义的文艺
20.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代的产物
B.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
C.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
D.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
21.
如果我们要了解图中这一美术作品,应该查阅下列哪部著作?(    )
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
B.《华丽的回归:文艺复兴的辉煌与荣耀》
C.《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1914—1918》
D.《反传统的艺术革命:现代主义美术》
22.
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    )
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
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劳动
C.作为现代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
D.提出了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