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79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的政体有着非常明确的分权意识。宰相的权力被多个机构分割。……政权归于君主,治理权归于宰相。君主的权责是任命宰相,宰相的权责是组阁,治理天下。君主与宰相“各有职业,不可相侵”,君主若是侵夺宰相之职权,则属违制,将受到群臣抗议。……宋人将“执政”与“台谏”对举:“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一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亦称病而赐罢”;君主则居于超然地位,“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相胜”,如是,“人主可以弁冕端委而无所事”。
材料二美国的联邦党人是近代分权理论的最终完成者,清教徒们创立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复合共和制的国家制度。他们吸收并改造了洛克“人民最高权力”理论,将人民的权力与政府的权力分开,坚持国家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本质上是有限的。在法律上他们把人民所赋予的国家权力分为两部分:联邦权力和各州权力。他们认为联邦的权力是各州权力的让渡,宪法“无明文规定即为禁止”,是有限的;就联邦权力而言,他们以职能、机构、人员为基础进行了划分,以达到制约之目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政体具有分权意识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宋朝相比,美国的分权体制有何不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反共的政策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援助欧洲的计划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区成立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率(%)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5.6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发表了这样的一些观点:“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两国在对峙的过程中控制和支配别国或地区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变化。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和转变。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民国时期的中学课程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受、改革了原国民政府、教会、私立学校和文教机构,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推广使用简化汉字,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1978年以后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大力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据金铁宽、吴式颖主编《中外教育大事年表》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阐述中国教育不断突破传统模式,向近现代化方向持续转型。(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和充分)

3.单选题(共16题)

4.
《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说明了
A.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
B.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
D.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
5.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受传唤者若无正当理由必须到庭,如因生病或年迈行动不便,法庭可为当事人提供车辆,但这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愿意。这说明罗马法
A.深受自然法精神影响
B.推动帝国经济繁荣
C.缺乏变通和务实精神
D.注重保证程序公正
6.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7.
(月考4)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8.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开始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9.
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 求见天王,表示外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天王果断回答:“我争中国,欲想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是
A. 闭关锁国 B. 盲目排外
C. 独立自主 D. 委曲求全
10.
“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11.
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12.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13.
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了***起草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这里的“革命”应该是指
A.土地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文化大革命
14.
有人说:“(巴黎)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据此,你认为巴黎公社的成立
A.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B.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不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D.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15.
1983年,邓小平说:“要实行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这表明他
A.坚持和平统一为唯一方式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倡导两党间进行对等谈判
D.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6.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A.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17.
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
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C.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
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
1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西欧)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二战后西欧
A.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接受马歇尔计划
C.签署《关税贸易总协定》D.成立欧洲共同体
19.
中国军事战略重点的北移,显然是对苏联庞大军事机器的一种牵制,这无疑会使美国决策者更真切地认识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分量。这反映中苏矛盾升级
A.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B.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C.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D.是中美两国联合的前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