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学分认定考试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78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材料二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旗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构建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2.单选题(共15题)

2.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生而平等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是万物的尺度
3.
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在这方面的一句名言是
A.人始终是独立的
B.人非工具
C.认识你自己
D.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4.
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列作品与其所对应的时代风貌相符的是()
A.《女史箴图》——雍容华贵,盛世气象
B.《送子天王图》——国破家亡,残山剩水
C.《清明上河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D.《五子夺莲图》——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生活困苦
5.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6.
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戏曲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诗歌艺术
7.
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东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
B.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C.集大成的科技著作涌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8.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下列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相关的对联是
A.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9.
甘薯传入对中国粮食与人口增加影响极大,这种作物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其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A.
B.
C.
D.
10.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孟浩然
C.白居易
D.杜甫
11.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人们思维最大的影响是
A.使人们有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告诉人们要与时俱进
D.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12.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13.
针对下图社会现实,中国有识之士提出的最早的应对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科学”D.“伸民权,设议院,行立宪”
14.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15.
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
16.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雪莱
B.巴尔扎克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3.选择题(共3题)

17.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判断对错)

18.我们知道,任意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数的乘积最大,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在最佳分解时:F(n)=pq.例如6可以分解成1+5,2+4,或3+3,因为1×5<2×4<3×3,所以3+3是6的最佳分解,所以F(6)=3×3=9.
19.我们知道,任意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数的乘积最大,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在最佳分解时:F(n)=pq.例如6可以分解成1+5,2+4,或3+3,因为1×5<2×4<3×3,所以3+3是6的最佳分解,所以F(6)=3×3=9.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