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它“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其在生物学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它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更为突出。”“更为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 )
A.为医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 B.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C.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 D.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1)材料一中三位东西方先哲,就建设和谐社会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依据材料二回答唐太宗关注民本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其出发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担忧?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设想?谈谈你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敦行礼让,使乡闾之间,少敬长,妻敬夫,此则贵矣。”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土地若归少数富人者之所有,则可以地价及所有权之故,而妨碍公共之建设,平民将永无立锥之地矣。苟土地及大经营皆归国有,则其所得,仍可为人民之公有。盖国家之设施,利益所及,仍为国民福利,非如少数人之垄断,徒增长私人之经济,而贫民之苦日甚也。——孙中山《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三位东西方先哲,就建设和谐社会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依据材料二回答唐太宗关注民本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其出发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担忧?为此他提出了什么设想?谈谈你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4题)
3.
柏拉图说:“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在民主制度下,没有人再尊重权威,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没有人再顾及别人的安危,任何人都可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做出重要的决定,这样一来,所有以前的规范都不复存在,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极端的无政府状态”。柏拉图在这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主要在于( )
A.社会充满暴力而没有和谐 | B.过度泛滥的民主不利于国家的正常发展 |
C.雅典民主政治的有限性 | D.人人民主参与忽视道德规范 |
4.
2010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法案——美国制造业提高法案,该法案2009年12月16日提交,2010年7月21日获得众议院通过,7月27日参议院通过。由材料可知( )
①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②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经过总统批准才能生效③美国的立法要经过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方可生效④美国的立法权在议会
①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②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经过总统批准才能生效③美国的立法要经过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方可生效④美国的立法权在议会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1875年英国怡和洋行的海洋号轮船在黄海海域将中国轮船招商局的福星号货轮撞沉,造成大量财物损失和63人罹难。然而海洋号及其船长却没有承担任何责任。这一事件说明
A.洋务派对外妥协退让 | B.英国人拥有治外法权 |
C.中英贸易竞争激烈 | D.英国享受片面最惠国待遇 |
6.
“……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指共产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完全秘密着”。这种特殊的情况存在于
A.国民革命运动时敌强我弱的地区 | B.工农武装割据时的中央苏区 |
C.工农武装割据时敌强我弱的地区 | D.解放战争后期的东北解放区 |
7.
关于漫画《小泉美梦》,四位同学分别阐述了自己
的观点( )

甲:日本“入常”希望获得美国的经济支持
乙:小泉前首相认为日本“入常”无障碍
丙:日本“入常”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崛起与腾飞
丁:日本经济腾飞主要借助于二战后美国的支持
其中符合史实,观点正确的是
的观点( )

甲:日本“入常”希望获得美国的经济支持
乙:小泉前首相认为日本“入常”无障碍
丙:日本“入常”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崛起与腾飞
丁:日本经济腾飞主要借助于二战后美国的支持
其中符合史实,观点正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8.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捷克 | 匈牙利 | 罗马利亚 | 保加利亚 | |
1948年 | 68% | 66% | 29% | 33% | |
1952年 | 29% | 29% | 15% | 11% |
年份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经互会的成立 | D.柏林危机的爆发 |
9.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制度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是:
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租佃关系的出现
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的兴起
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租佃关系的出现
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的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0.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 B.市场因素 | C.理论因素 | D.劳动力因素 |
12.
《论法的精神》评价道:“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明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B.显示了这一时期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 |
C.强化君主专制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 D.君主制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的的主要原因 |
13.
上海世博会安徽馆被称为精彩的安徽名片,它以“徽文化让生活更精彩”为主题,蕴载着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以下史实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安徽密切相关的有( )
①京剧脸谱②安庆内军械所③渡江战役④农村改革
①京剧脸谱②安庆内军械所③渡江战役④农村改革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4.
“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是背着沉重的传统儒学包袱,从经世之学的观点出发去学习西洋技术的。根深蒂固的华夏文化优越感使当时人们对西技的认识产生各种歪曲图像。”近代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存在的问题是( )
①受传统思想束缚②一时无法对西方技术形成正确认识③全面否定西洋文化④将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洋文化结合起来
①受传统思想束缚②一时无法对西方技术形成正确认识③全面否定西洋文化④将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洋文化结合起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5.
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中宣称:“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令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人忘其根本也。”对此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衣冠之争”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B.其中的某些思想被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 |
C.清朝执行了严厉的“全盘满化”的文化政策 |
D.对于文化的认识已具有近代的民族平等意识 |
16.
2009年9月14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回顾历史,早在1956年春,***提出过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有关50年代的“双百”方针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针对政治领域 | B.主要针对学术和艺术领域 |
C.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 D.和新时期的“双百”性质相同 |
3.选择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