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材料五:“打倒孔家店”。“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
材料六: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⑴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2分)
⑵材料四、五分别是哪个派别的观点?(2分)根据材料四、五说明他们是怎样对待儒家文化的?(4分)
⑶从材料四到材料五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4分)
⑷根据材料六,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3分)
材料一***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思想’,决不是说‘***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与周世钊》
材料二 1956年,***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邓小平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出什么是“***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3分)
(3)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4分)
(5)根据材料一和四说明***和邓小平体现了怎样的个人品质?(2分)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实行二十等爵制……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31县,县级官吏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都要受到惩罚,全家大小都投入官府充当奴婢。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7题)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立即爆发 | B.国王查理一世与议会关系的紧张 |
C.英国立即爆发的内战 | D.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国王实现妥协 |
A.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B.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①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
C.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
D.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
①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孟德斯鸠——美德即知识
③康德——反对暴力革命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A.天赋人权 | B.自由平等 | C.法治 |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A.“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
B.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
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
A.***同志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
B.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文艺问题上百家争鸣 |
C.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
D.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
A.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不充分 |
C.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
D.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 |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11题)
小张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完好.他先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从6.0伏逐渐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0安逐渐变大.经过思考后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随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他观察电表的示数,跟前次电键闭合时相比,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没有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如图(a)所示情况.接着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至某两处(其中一处在中点附近某位置),并观察了上述两处时的电表示数,但在记录数据时仅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下表的实验序号2和3中,遗忘了如图(b)和(c)所示电压表的示数.
①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blank#}1{#/blank#} 欧,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blank#}2{#/blank#} 伏;
②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电压Ux (伏) | 电流Ix (安) | 电阻Rx (欧) | 电阻Rx平均值 (欧) |
1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
2 | {#blank#}5{#/blank#} | 0.48 | {#blank#}6{#/blank#} | |
3 | {#blank#}7{#/blank#} | 0.56 | {#blank#}8{#/blank#} |
小张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完好.他先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从6.0伏逐渐变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0安逐渐变大.经过思考后发现了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随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且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他观察电表的示数,跟前次电键闭合时相比,发现电流表的示数没有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如图(a)所示情况.接着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至某两处(其中一处在中点附近某位置),并观察了上述两处时的电表示数,但在记录数据时仅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下表的实验序号2和3中,遗忘了如图(b)和(c)所示电压表的示数.
①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blank#}1{#/blank#} 欧,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blank#}2{#/blank#} 伏;
②请根据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 电压Ux (伏) | 电流Ix (安) | 电阻Rx (欧) | 电阻Rx平均值 (欧) |
1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
2 | {#blank#}5{#/blank#} | 0.48 | {#blank#}6{#/blank#} | |
3 | {#blank#}7{#/blank#} | 0.56 | {#blank#}8{#/blank#}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