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一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74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特拉克在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
材料二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应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润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1917年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思想?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主张?这一主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3)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4)分别指出三则材料的作者在思想领域里的地位。
2.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1952年——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2.单选题(共14题)

3.
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4.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先哲中的杰出人物,下列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B.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
C.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逻辑学,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5.
我们之所以把希腊的智者学派等称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的主要依据是
A.开始冲击欧洲中世纪封建神权黑暗统治
B.发现了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
C.最早确立起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D.已逐渐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6.
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7.
以下中国古代成就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授时历》 ②《黄帝内经》 ③《九章算术》 ④《齐民要术》
A.④①②③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
8.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实质上反映了
A.统治者对改造自然的重视B.古人对天象的好奇
C.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D.古代封建迷信的盛行
9.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10.
1917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宗旨是
A.推动人的全面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11.
19世纪中期后,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D.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12.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B.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3.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论讨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转移了党的工作重心
14.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还有几种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B.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成立
C.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15.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
②薄迦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曲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16.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
C.近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

3.选择题(共2题)

17.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18.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