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主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蓝图或最终的状态。民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民主的后来者,甚至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找到适合自身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实现“后发优势”。
——据童石桃《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其反思——基于制度史和思想吏的宏观观察》
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政治的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
民主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蓝图或最终的状态。民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而民主的后来者,甚至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找到适合自身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实现“后发优势”。
——据童石桃《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其反思——基于制度史和思想吏的宏观观察》
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政治的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冯梦龙(1574~1646年)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都进行了创作、搜集、整理、编辑。其作品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古今烈女演义》等,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他的那些记录当时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他的那些解说经书的辅导教材受到习科举的士子们的欢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冯梦龙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反对虚伪的礼教,表现了冲破礼教束搏、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
——摘编自《中国古代作家简介》
材料二塞万提斯(1547~1616年)生活的西班牙;天主教面临新教的挑战,从而使西班牙丧失了整个哈布斯王朝。为了阻止英国的崛起,腓力二世筹建了“无敌舰队”,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的西班牙,王权也善用骑士的荣誉和骄傲鼓动贵族去建立世界霸权,而美化封建关系、情节离奇的骑士传奇正适合他们的需要。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这种无耻行径,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歌颂了人们梦想中的社会理想目标。一个世纪后,塞万提斯被其他西方国家“发现”,《堂·吉诃德》作为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赞赏。
——摘编自夏爱华《塞万提斯的可贵坚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人文学创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冯梦龙(1574~1646年)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都进行了创作、搜集、整理、编辑。其作品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还有《新列国志》《古今烈女演义》等,以及许多解经、纪史、采风、修志的著作。他的那些记录当时历史事件的著作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他的那些解说经书的辅导教材受到习科举的士子们的欢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细民阅读的拟话本、长篇说部、小说类书,以及剧本民歌、笑话等有更大的读者群。冯梦龙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反对虚伪的礼教,表现了冲破礼教束搏、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
——摘编自《中国古代作家简介》
材料二塞万提斯(1547~1616年)生活的西班牙;天主教面临新教的挑战,从而使西班牙丧失了整个哈布斯王朝。为了阻止英国的崛起,腓力二世筹建了“无敌舰队”,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当时的西班牙,王权也善用骑士的荣誉和骄傲鼓动贵族去建立世界霸权,而美化封建关系、情节离奇的骑士传奇正适合他们的需要。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这种无耻行径,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歌颂了人们梦想中的社会理想目标。一个世纪后,塞万提斯被其他西方国家“发现”,《堂·吉诃德》作为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赞赏。
——摘编自夏爱华《塞万提斯的可贵坚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人文学创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演论》译自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翻译此书,其目的显然是社会学理由更多于生物学的爱好。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竟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宣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曰: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
(1)根据材料.指出严复对进化论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材料
《天演论》译自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翻译此书,其目的显然是社会学理由更多于生物学的爱好。在《天演论》中,严复接受了斯宾塞”适者生存”的口号,且加上了“物竟天择,优胜劣败”这八个字。《天演论》出版后,风靡中国思想界。梁启超因之宣讲进化者天地之公例也;胡洪梓也因之取“适者生存”之意改名为胡适;五四时期,陈独秀则作了进一步发挥,“进化论者之言曰:吾人之心,乃动物的感觉之继续。强大之族,人性兽性同时发展”。但在看到西方功利文化的恶果后,严复日益认识到中国保持“国种特性”的重要,进而开始从学习西方转而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求答案,遗嘱中更是提出:“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扳。”
(1)根据材料.指出严复对进化论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
3.单选题- (共17题)
5.
唐宋时期,江南造船业最为发达,洪(今南昌)、鄂(今武昌)二州尤甚。《唐语林》称:“洪、鄂水居颇多,与邑屋殆相半,舟船之盛,尽于江西。”这从侧面反映出南昌
A.水路较为发达 |
B.水运得到政府重视 |
C.是商品集散之地 |
D.是全国的贸易中心 |
6.
当15~16世纪西、葡两国绕过好望角进行殖民侵略和瓜分时,英国将注意力集中在北路,企图从北方打开东方殖民贸易的大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英国是新航路的开辟国 | B.英国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
C.东方已被西、葡两国瓜分 | D.西葡两国共同对抗中国 |
7.
1867年,容闳建议总理衙门筹组新式本国轮船企业时,总理衙门批示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A.意在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 B.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C.增加了商品出口的总量 | D.体现了反侵略的色彩 |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现。”这说明当时中国
A.已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B.已经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C.已认识到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 D.经济体制落后于政治制度 |
9.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其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这反映出普罗泰格拉
A.首次承认了人的社会价值 |
B.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
C.有意缓和古希腊阶级矛盾 |
D.对人文主义已有新的认识 |
10.
罗素说:“在新教国家不久就比旧教国家有了大得多的思想自由,这是因为新教国家中牧师的权力较小的缘故。”材料反映出宗教改革
A.确立了政治自由原则 |
B.否定了以神为本的世界观 |
C.有利于解放人的思想 |
D.使欧洲陷入封建割据状态 |
11.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据此可知,启蒙思想
A.宣传了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 |
B.在与时俱进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
C.认为理性对科学有推动作用 |
D.强调人应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 |
12.
某外国学者翻译《萍洲可谈》时把“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二字,误译成往来于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并得出最早使用指南针的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这表明
A.该学者不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
B.阿拉伯人改进并传播了中国科技 |
C.阿拉伯人竭力推崇中华文化 |
D.四大发明中指南针最先传到国外 |
13.
18世纪中后期,法高博物学家布丰在《自然史》中写道:“如果只注意面孔的话,猿是人类最低级的形式,因为除了灵魂外,它具有人类所有的一切器官。”这表明布丰
A.放弃了对基督教的信仰 |
B.已有完整的进化论思想 |
C.将人和猿同等看待 |
D.认为人猿可能有共同祖先 |
14.
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了伽利略的科学成就,而且欣赏他“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思想。这反映出伽利略
A.在力学方面有巨大成就 |
B.肯定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真理 |
C.开启了近代实验科学 |
D.把科学作为理论的唯一来源 |
15.
1962年,钱实甫介绍《海国图志》时,将该书分为筹海篇、地图、地志、宗教、历法、般外情、技艺仿制、天文地理八个部分。这说明
A.《海国图志》并未介绍西方技术 |
B.《海国图志》的内容较为广泛 |
C.晚清向西方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 |
D.《海国图志》的内容不断充实 |
16.
历史学家指出:***思想解决了中国的革命问题,邓小平理论阐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但二者的思想精髓是一致的。这反映出
A.二者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B.二者在理论上都具有前瞻性 |
C.***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 |
D.邓小平理论更具有指导意义 |
17.
1958年10月,中国成立了代号为“581”(意为1958年的第一号重大任务)小组的以人造卫星和火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机构,并提出要在1959年国庆节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送人太空的设想。
这一设想
这一设想
A.代表了中国最前沿技术水平 |
B.揭开了中国空间时代的序幕 |
C.表明新中国科技有巨大进步 |
D.受到当时“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
18.
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八亿人民主要看八个样板戏。这反映出
A.中国电影拍摄水平整体下降 |
B.样板戏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 |
C.“文化大革命”影响文化发展 |
D.样板戏更符合大众的要求 |
19.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现代主义 |
B.印象派 |
C.现实主义 |
D.古典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