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3)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3)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单选题- (共19题)
2.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南方谈话 |
C.“文革”时期面整顿 |
D.中共十五大 |
3.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
4.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表明两人都
A.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
B.注重对人的思考 |
C.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D.因犯罪遭到惩罚 |
5.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中国王冕的《墨梅图》和荷兰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向日葵》,它们体现了中西绘画艺术有相通之处,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征 |
B.都属于油画作品 |
C.都注重借助于光和色运用 |
D.都具有写意的特点 |
6.
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A.打破欧洲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
B.宣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 |
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障碍 |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和斗争精神 |
7.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
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
8.
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他这么说是由于文艺复兴
A.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价值与现实幸福 |
C.挑战教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
9.
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A.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
C.政府垄断了印刷技术 |
D.印刷技术进步促进教育发展 |
10.
下图是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它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 |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
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 |
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
11.
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
12.
19世纪末戊戌变法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它之所以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思想波澜,主要是因为
A.它首次冲破了明朝以后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 |
B.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风气 |
C.它吻合了当时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 |
D.它推动了清政府紧跟当时的世界发展潮流 |
13.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学识优先 |
B.重视道德 |
C.思想自由 |
D.民主科学 |
15.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B.倡导民主与科学 |
C.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
D.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
16.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
17.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该文章发表在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8.
1956年,***曾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
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 |
C.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 |
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 |
19.
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反映出作者
①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②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
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
④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
①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②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
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
④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0.
(题文)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如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拾穗者》 |
B.《格尔尼卡》 |
C.《日出•印象》 |
D.《自由引导人民》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