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完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完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2.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一位同学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计划”,即国家干预,都有取得成效的实例。
请你列举出三个实例(各一例)予以说明。
请你列举出三个实例(各一例)予以说明。
2.单选题- (共9题)
3.
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农产品收购价(%) | 1978年 | 1984年 | 1991年 | 1993年 |
国家定价(%) | 94.4 | 37.0 | 22.2 | 10.3 |
国家指导价(%) | 0 | 23.0 | 20.0 | 7.0 |
市场调节价(%) | 5.6 | 40.0 | 57.8 | 82.7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
D.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 |
4.
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一五计划”的实施 |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 |
5.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6.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②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①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②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7.
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
D.发展市场经济 |
8.
(题文)新华社北京2013年11月7日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其中“关键抉择”是指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实行对外开放 |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9.
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0.
(题文)据下图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新中国经济建设中

①生产关系的改革与调整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发展
③所有制形式的改变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①生产关系的改革与调整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和发展
③所有制形式的改变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11.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