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必修)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72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判断题(共3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拉开了帷幕,而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资本主义企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3.
***在实践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其著作有《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4.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发展也折射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吾乡(徽州)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明·汪道昆《太函集》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反映了古代中国的什么经济思想?据材料说明其主张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2)指出材料二中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据材料说明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5.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思考日益深入精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

——曼内蒂《论人的尊严与卓越》

材料二 不久以前,有人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克伦威尔等人,哪一个是最伟大的人物?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至于那些政治家和征服者,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惟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摘编自伏尔泰《哲学通信》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作者的主张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怎样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哪一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认为牛顿成为伟人所具备的素养。牛顿的科学成就启发了伏尔泰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思想有何新发展?

3.单选题(共23题)

6.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为此,小明制作了一张海报。下列表述,可能出现在该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习惯法→习惯→成文法
B.习惯法→公民法→成文法
C.习惯→习惯法→成文法
D.公民法→成文法→万民法
7.
历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其中,将“宪政主义”思想付诸实践的是
A.颁布1787年宪法
B.形成总统制
C.确立联邦制
D.实行三权分立
8.
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中,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其中,某项法令的最大得益者是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和乡绅阶级,而中下阶层和工人阶级仍然被排除在政治参与之外。与该法令直接相关的是
A.“光荣革命”胜利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
9.
民国外交家蒋廷黻曾指出,“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B.《资政新篇》违背历史潮流
C.太平军孤军深入,北伐失败
D.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
10.
某同学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在笔记上写下这样一段内容:“如椽巨笔写春秋,浪打南湖忆旧游。十万红旗乘大道,一轮明月照神州。”这部电影应该是
A.
B.
C.
D.
11.
下图为中国全面抗战时期某一战役的形势图,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
孙中山曾这样打过一个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这里“最新的火轮车”是指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责任内阁制
D.开明专制
13.
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某场战争,它附有生动的文字说明:“小小的、矮矮的小家伙跑到瓷器店里欺负中国人”。这场战争
A.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
鲁迅先生曾向中共中央发过一份贺电:“英雄的红军将领和士兵们,你们的英勇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全中国民众期待着你们更大的胜利。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与这则贺电直接相关的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挺进大别山
C.长征的胜利
D.淮海战役
15.
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B.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十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16.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
17.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一产生就在“夹缝中求生存,斗争中求发展”。下列哪种斗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从根本上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社会条件?
A.参加抵制洋货运动
B.要求减免苛捐杂税
C.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争取提高政治地位
18.
如图示描绘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2”阶段的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B.“3”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制造业和采矿业
C.“4”阶段的萧条主要是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
D.“5”阶段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
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主要是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表《论十大关系》
C.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20.
李叔同评论某字体时说,花卉画中之花、瓣、茎、叶,亦是用此笔法,故而线条或流畅柔软,或坚硬如铁。这种笔法字体可能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1.
下图为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首),经卷由六个印张粘接而成,首尾完整,图文浑朴凝重,刻画精美,文字古拙遒劲,墨色均匀。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的印刷术日渐成熟
B.印刷术仅用于印制佛经
C.此经卷为活字印刷精品
D.此技术最先由朝鲜发明
22.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轰轰烈烈,有评论说实际上每个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互联网+企业”。例如:淘宝是互联网+零售;小米是互联网+制造;QQ是互联网+通信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
C.互联网使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经济都虚拟化了
23.
近年来,引力波的发现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即它们可以成对的形式存在,而这些成对存在的黑洞可以碰撞和合并,并在这一过程中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大量能量。这意味着100多年前科学家预言将逐步得到证实。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24.
《新青年》第五卷曾有人发文称:“单换一块共和国招牌,而店中所卖的,还是那些‘皇帝御用’的旧货,绝不谓革命成功。”为此,先进知识分子们大力提倡
A.中体西用
B.反对旧道德
C.君民共主
D.联俄联共
25.
胡适曾说:“梁任公(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梁启超的贡献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海国图志》
26.
《同盟会宣言》及《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先生初次公开的、正式的以革命领袖的资格,向全世界发表他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节制资本
27.
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当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下列哪一方针直接推动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科教兴国”
D.“三个面向”
28.
德国音乐家舒曼认为音乐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内心的感情,他创作的乐曲无一不散发着诗歌般的韵味。下列作品中,与其风格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日出·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