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71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有哪些,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各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继性。
材料二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革命行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以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恩格斯
(1)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造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什么?17~18世纪的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科学家?试结合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进行分析说明。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苏联)“8.19”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人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年谱》
(1)材料一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让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概括指出材料中“问题”的核心内涵。为此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设想?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之处。

2.单选题(共21题)

4.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表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5.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6.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7.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他又一个著名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生而平等
D.信仰得救
8.
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盛装开幕,它“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下图是开幕式表演中的一个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丝绸之路
B.造纸术
C.书法艺术
D.活字印刷术
9.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1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
A.南开大学
B.中山大学
C.北京大学
D.吉林大学
1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三民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2.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 ”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3.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哪一项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提出的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4.
***的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15.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C.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6.
1970年4月中国向太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试验┄┄播放的“东方红,太阳升┅┅┅”的乐曲响彻宇宙。美国、苏联等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被打破了这次成功的试验是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7.
***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时
C.1958年大跃进开始时
D.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
18.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④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文革后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恢复高考
B.实行义务教育法
C.提出“三个面向”
D.提出“科教兴国”
20.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批示,全国随即出现
A.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学校教育制度
B.上山下乡运动
C.各类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D.开门办学
21.
下列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南优2号”选育成功
D.“神舟5号”发射成功
22.
托尔斯泰的一部作品深刻揭露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以及道德的沦丧。这部作品是( )
A.《人间喜剧》B.《红与黑》
C.《安娜•卡列尼娜》D.《悲惨世界》
23.
小说《百年孤独》在创作中加入了拉丁美洲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等,使作品获得了魔幻般的效果,其作者是
A.泰戈尔B.川端康成C.马克•吐温D.马尔克斯
24.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3.选择题(共2题)

25.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26.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道”只有一个与“津津乐道”中的“道”意思一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