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
——《中国的世界纪录》
材料二
1684年应天文学家哈雷的请求,牛顿完成论文《论运动》,并在修改此文的过程中,提出了第一和第二定律。他将这篇论文充实、扩展,两年半以后完成近代科学的奠基性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材料三
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
——爱因斯坦《相对论》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哪个行业?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府的政策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经典力学的主要科学理论,指出近代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何新发展?
(4)根据材料四,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具有标志性的发明创造。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中国的世界纪录》
材料二
1684年应天文学家哈雷的请求,牛顿完成论文《论运动》,并在修改此文的过程中,提出了第一和第二定律。他将这篇论文充实、扩展,两年半以后完成近代科学的奠基性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材料三
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
——爱因斯坦《相对论》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哪个行业?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府的政策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经典力学的主要科学理论,指出近代科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何新发展?
(4)根据材料四,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具有标志性的发明创造。
2.单选题- (共18题)
2.
中国国民党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A.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 B.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
C.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他们的主张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②都是在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出现的
③都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④都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①他们的主张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②都是在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出现的
③都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④都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4.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段话是指
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
B.意大利的宗教改革运动 |
C.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 |
D.意大利的启蒙运动 |
5.
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阐述的是
A.社会契约论 |
B.三权分立学说 |
C.天赋人权学说 |
D.进化论学说 |
6.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9.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
B.元曲属于高雅艺术的一种 |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
D.城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
10.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说:“宋代绘画风格与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的艺术相比,对我们来说完全是近代的,整个宋代对艺术的态度基本上是近代的。艺术不再是宗教的婢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宋代文人画侧重于作者主观意志的抒发 |
B.宋代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抒情写意 |
C.宋代文人画强调“以形写神” |
D.宋代风俗画体现了中国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
12.
《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达尔文进化论 |
C.爱因斯坦相对论 |
D.量子论 |
13.
“黑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理论的提出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
B.该理论指出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 |
C.该理论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 |
D.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
14.
20世纪历史学家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人们能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
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
16.
晚清名士林琴南对一刊物(文章)的攻击集中于两点:一是“覆孔孟,铲伦常”;二是“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学”。你认为他攻击的最有可能是
A.《民报》 |
B.《新青年》 |
C.《焚书》 |
D.《庶民的胜利》 |
17.
“‘觉悟’的声浪,在二十世纪新潮流中,澎渤得很厉害。……有了这种‘觉悟’,遂酿成这次全国的‘学潮’,冲动了全国的学生界……”。酿成此次“学潮”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
B.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
C.魏源“师夷”思想的宣传 |
D.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
18.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晚清这副对联反映了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B.顽固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
C.维新派对革命派的批评 |
D.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