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福建龙岩一中高二第二学段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9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二: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薄伽丘说:“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
——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⑵材料二分别从哪些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⑶材料三康德这段话表达了启蒙的真谛是什么?
⑷启蒙思想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最突出地表现在哪里?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1913年7月1日,上海《时报》刊登了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学生崇拜的人物中,崇拜孔子的有157人,孟子的有61人,孙中山的有17人,其他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卢梭等。
⑴据材料一,魏源认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法(途径)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5分)
⑵梁启超的思想主要受到西方什么思想的影响?(2分)
⑶从材料三看,当时中小学生主要崇尚的是哪种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⑷材料三的调查结果中孙中山位居第三,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卢梭等人榜上有名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单选题(共9题)

3.
读下图,该图表明的美国国家职权的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
A.《利维坦》B.《论法的精神》C.《百科全书》D.《社会契约论》
4.
科技进步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有()
①煤炭的广泛运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石油的广泛运用 ⑤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⑥炼铁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⑥
5.
下列哪一句话是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的思想观点?
A.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B.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C.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D.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6.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愿意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句话反映了人文主义者
A.肯定现世的生活
B.反对宗教信仰
C.抨击神职人员的虚伪
D.否定上帝的存在
7.
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
8.
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个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新中国成立
9.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新民主主义论》
10.
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2001年度的获得者,人们赞誉他的发明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航天
B.农业
C.工业
D.信息
11.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五年计划
B.“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C.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双百”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3.选择题(共9题)

12.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

106g、10%的Na2CO3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14.

“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作为最早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形式,理应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发挥的作用是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A 溶液是{#blank#}1{#/blank#} 溶液(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blank#}2{#/blank#},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blank#}3{#/blank#} (填“A”或“B”). 

A.密封保存     B.不需密封保存.

17.

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

(1)图中A是{#blank#}1{#/blank#},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blank#}2{#/blank#}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blank#}3{#/blank#}

(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blank#}4{#/blank#} 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blank#}5{#/blank#}

(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blank#}6{#/blank#} ,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blank#}7{#/blank#} .

(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blank#}8{#/blank#} ,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blank#}9{#/blank#} .

(5)结合图示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blank#}10{#/blank#} .

18.如图甲所示,重2.5N的物体被夹在两块相同的木板之间,两块木板各受10N的水平压力F0,当受到方向不变的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时,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物体在第3s时受到的合力为{#blank#}1{#/blank#} N;拉力F在第4s~6s的时间内对物体做的功为{#blank#}2{#/blank#} J.

19.如图甲所示,重2.5N的物体被夹在两块相同的木板之间,两块木板各受10N的水平压力F0,当受到方向不变的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时,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物体在第3s时受到的合力为{#blank#}1{#/blank#} N;拉力F在第4s~6s的时间内对物体做的功为{#blank#}2{#/blank#} J.

20.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