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二: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薄伽丘说:“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
——康德《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⑵材料二分别从哪些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⑶材料三康德这段话表达了启蒙的真谛是什么?
⑷启蒙思想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精神最突出地表现在哪里?
材料一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1913年7月1日,上海《时报》刊登了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学生崇拜的人物中,崇拜孔子的有157人,孟子的有61人,孙中山的有17人,其他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卢梭等。
⑴据材料一,魏源认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法(途径)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5分)
⑵梁启超的思想主要受到西方什么思想的影响?(2分)
⑶从材料三看,当时中小学生主要崇尚的是哪种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
⑷材料三的调查结果中孙中山位居第三,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卢梭等人榜上有名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单选题- (共9题)
①煤炭的广泛运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石油的广泛运用 ⑤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⑥炼铁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⑥ |
A.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
B.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C.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
D.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
A.肯定现世的生活 |
B.反对宗教信仰 |
C.抨击神职人员的虚伪 |
D.否定上帝的存在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新中国成立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论十大关系》 |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D.《新民主主义论》 |
A.“双百”方针、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五年计划 |
B.“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
C.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
D.“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双百”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
3.选择题- (共9题)
“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A 溶液是{#blank#}1{#/blank#} 溶液(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blank#}2{#/blank#},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blank#}3{#/blank#} (填“A”或“B”).
A.密封保存 B.不需密封保存.
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
(1)图中A是{#blank#}1{#/blank#},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blank#}2{#/blank#}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blank#}3{#/blank#}.
(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blank#}4{#/blank#} 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blank#}5{#/blank#}.
(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blank#}6{#/blank#} ,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blank#}7{#/blank#} .
(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blank#}8{#/blank#} ,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blank#}9{#/blank#} .
(5)结合图示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blank#}10{#/blank#}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