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读下列一组图片: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产生最初与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194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阿伯丁炮场合作,为陆军计算火炮弹道表。为赢得战场的主动,计算机应运而生,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其诞生后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由原来笨重发展到如今轻小便捷,由原来的简单处理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条件。(3分)
材料一:读下列一组图片: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产生最初与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194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同阿伯丁炮场合作,为陆军计算火炮弹道表。为赢得战场的主动,计算机应运而生,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其诞生后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由原来笨重发展到如今轻小便捷,由原来的简单处理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条件。(3分)
2.选择题- (共20题)
3.单选题- (共30题)
23.
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一千多名乘客中有695人得救,当时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A.电话通讯技术 |
B.有线电报技术 |
C.无线电报通讯技术 |
D.电子信息技术 |
24.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塔戈拉 |
28.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30.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32.
下图自左至右是( )





A.甲骨文---隶书---楷书---篆书 | B.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
C.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 | D.甲骨文---篆书---楷书---行书 |
33.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
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 | B.南戏、元杂剧、京剧 |
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D.宋词、明清小说、京剧 |
34.
在科幻电视连续剧《魔幻手机》中,科学家将穿梭多维空间的新功能植入一款名叫“傻妞”的手机中,“傻妞”穿梭时空回到唐朝,帮助孙悟空制服了黄眉大王。“穿越时空”可以找到的理论依据是
A.量子论 |
B.相对论 |
C.牛顿力学 |
D.细胞学说 |
35.
“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生物经常发生微小变异,在生存竞争中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保留,不利于个体生存和后代繁殖的变异被淘汰……”。上述言论认为新物种起源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③遗传 ④变异
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③遗传 ④变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38.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师夷长技以自强” |
40.
下面有关***思想的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论十大关系》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②《新民主主义论》
③《论十大关系》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①③④ | D.①③④② |
41.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句话(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
C.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2.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历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
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C.邓下平南巡谈话 |
D.邓小平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43.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食品流通领域 | B.空间技术领域 | C.农业科技领域 | D.文化教育领域 |
44.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政策 |
B.“两弹一星” “科教兴国” “双百方针” “载人航天工程” |
C.“上山下乡” “东方魔稻” “三步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863”计划“样板戏” “希望工程” “四项基本原则” |
46.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年代 | 初等教育 | 中等教育 | 高等教育 | |||
| 学生数 | 在校生数 | 学生数 | 在校生数 | 学生数 | 在校生数 |
1949年 | 34万 | 2400万 | 5219 | 127万 | 205 | 11.7万 |
2003年 | 49.13万 | 1.25亿 | 10.09万 | 9115.13万 | 1911 | 1175.05万 |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①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47.
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
48.
“有人说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鲁迅)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鲁迅产生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是
A.拜伦是“诗坛上的拿破仑” |
B.拜伦被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
C.拜伦作品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
D.拜伦作品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
51.
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推动 | 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20道)
单选题:(3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