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地,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材料三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回答:
(1)举例说明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2分)其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树墩还在”?(2分)
(3)材料二表明孙中山怎样发展了他的思想理论?(1分)这有何意义?(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陈独秀等人发动了什么运动?(1分)这个运动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1分)
(5)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研究主题。(1分)
材料一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材料二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地,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材料三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回答:
(1)举例说明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说明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2分)其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树墩还在”?(2分)
(3)材料二表明孙中山怎样发展了他的思想理论?(1分)这有何意义?(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陈独秀等人发动了什么运动?(1分)这个运动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1分)
(5)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研究主题。(1分)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赋”在汉代有何影响力?(2分)赋的兴盛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1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赋”在汉代有何影响力?(2分)赋的兴盛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1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3.
(11分)***、邓小平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两位伟人,他们在思想理论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建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6年,***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思想在形成、成熟时期“后来者居上”的重大理论成果。(2分)
(2)材料二中中共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有哪些?(3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如何“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 (2分)材料三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分)
(4)综上材料,***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实质是什么?(1分)
材料一 ***曾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6年,***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思想在形成、成熟时期“后来者居上”的重大理论成果。(2分)
(2)材料二中中共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有哪些?(3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如何“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 (2分)材料三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主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分)
(4)综上材料,***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实质是什么?(1分)
2.选择题- (共8题)
4.如图,已知三棱锥P﹣ABC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 {#mathml#}{#/mathml#} ,侧面PAB⊥底面ABC,AB=PA=PB=2.则这个三棱锥的三视图中标注的尺寸x,y,z分别是( )
8.已知:
命题p:若函数f(x)=x2+|x﹣a|是偶函数,则a=0.
命题q:∀m∈(0,+∞),关于x的方程mx2﹣2x+1=0有解.
在①p∨q;②p∧q;③(¬p)∧q;④(¬p)∨(¬q)中为真命题的是( )
9.已知:
命题p:若函数f(x)=x2+|x﹣a|是偶函数,则a=0.
命题q:∀m∈(0,+∞),关于x的方程mx2﹣2x+1=0有解.
在①p∨q;②p∧q;③(¬p)∧q;④(¬p)∨(¬q)中为真命题的是( )
10.已知:
命题p:若函数f(x)=x2+|x﹣a|是偶函数,则a=0.
命题q:∀m∈(0,+∞),关于x的方程mx2﹣2x+1=0有解.
在①p∨q;②p∧q;③(¬p)∧q;④(¬p)∨(¬q)中为真命题的是( )
11.已知:
命题p:若函数f(x)=x2+|x﹣a|是偶函数,则a=0.
命题q:∀m∈(0,+∞),关于x的方程mx2﹣2x+1=0有解.
在①p∨q;②p∧q;③(¬p)∧q;④(¬p)∨(¬q)中为真命题的是( )
3.单选题- (共12题)
12.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普罗塔戈拉 |
16.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
18.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
C.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19.
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一《孔子改制考》 | B.陈独秀一《文学改良刍议》 |
C.李大钊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一《井冈山的斗争》 |
20.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和西方进化论相结合,指出当时中国正处于升平盛世即君主立宪阶段。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 | B.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
C.纠正传统儒学的不足 |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
21.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观念 | B.民权主义价值 |
C.民生主义思想 | D.民主主义内涵 |
22.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是( )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对资本家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③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对资本家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③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