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四川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8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20分)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基本思想。(3分) 该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2011年8月英国近日爆发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英国下议院11日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内阁首相卡梅伦参加并对政府处理暴力事件做出解释。在两个半小时的会议中,卡梅伦受到苦恼而气愤的下议院议员们的轮番质问。卡梅伦此次面对的议会质问是英国历史上首相遇到的最长时间的质问。
——环球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英国内阁和议会的关系是什么?(2分)如果卡梅伦政府失去议会的支持,他将如何对策?(2分)
材料三《自由引导人民》是一幅由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183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 ——摘编自百度百科

(3)结合所学知识介绍该画的背景和风格,指出其蕴含的精神确立的标志。(3分)
材料四 1874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创作的一幅象与驴压跷跷板游戏的漫画,“象”表示共和党,“驴”表示民主党,这幅漫画的寓意是美国由两个政党一上一下轮流执政。……每逢大选之年,两党的支持者常常举着“象”、“驴”的标牌来进行竞选宣传,“象驴之争”便由此而来。
——百度百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党政治的本质,(1分)简要分析美国两党制的影响。(3分)
材料五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制?(3分)其目的是什么?(1分)
2.
(13分)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射礼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体育项目之一。西周射礼是一项有严格礼仪要求的射箭活动,它改变了商代射礼的祭祀色彩,而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礼记•射义》记载,西周时“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春秋时期,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射礼的人文内涵,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孔子重视射礼的原因。(3分)
材料二古代奥运会不允许妇女参加,违者处以极刑。虽然顾拜旦在奥运会初创时期曾想模仿古代传统,但已无法阻止男女平等的时代潮流。从1900年妇女首次登上奥运赛场至今,女运动员人数、女子参赛项目数、女体育管理者人数逐渐增加,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妇女体育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意义已超出了竞技比赛的范畴。
——百度百科
(2)根据材料二指出奥运会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产生的因素。(3分)
材料三  “中国礼俗,其贻害民力(人民的体力),而坐令其种日偷(衰弱)者,由法制学问之大,以至于饮食居处之微,几乎指不胜指”、“君子小人劳心劳力之事,均非体力强健者不为功”、“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因此要学习西方,重视体育,鼓民力,达到民力、民智、民德三强的教育目的,再三强调自强保种之事,保种就是要提高民族素质,而体质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 ——严复《劝学论》整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严复的体育思想。(3分)
材料四体育口号是体现体育功能变化的重要载体,体育功能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变迁、人们需求变化而发生变化。
时间
口号
20世纪50年代
“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
20世纪70年代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好风格,赛出新水平”
20世纪80年代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20世纪90年代
“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口号,结合时代特征谈谈你对该口号的认识。(3分)
3.
(17分)改革和革命,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里是如何“有效利用西方技术”的?(2分)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什么思想有相似性?(1分)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概括材料二图表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关键的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的理解。(2分)
材料三日本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3)日本用“法国模式”来“改革法制”,最大可能借鉴法国的什么法律文献?(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西化的特点?(4分)
材料四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况今兹之法,皆汉、唐、元、明之敝政,何尝为祖宗之法度哉?又皆为胥吏舞文作弊之巢穴,何尝有丝毫祖宗之初意哉?今托于祖宗之法,固已诬祖宗矣。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辨矣。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4)根据材料四,归纳康有为认为必须变法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单选题(共19题)

4.
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 ②都曾处死封建国王 ③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 ④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即使是奴役中的平等也行。一切妨碍他们理想目标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私人权利,只存在公众利益。”与“他们”的政治倾向最为接近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A.君主立宪派B.吉伦特派C.雅各宾派D.热月党人
6.
列宁评价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下列关于宪章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失败
B.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
C.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D.经济根源为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7.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对下边表格中思想家的观点或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普:肯定人的价值,第一次系统论证人生而平等理论
B.苏:对理性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C.孔:强调民本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D.孟:主张民贵于君,对王权专制的明确否定
8.
12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异端及其起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下列对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异端”的阐述,错误的是
A.“异端”思想指不符合天主教传统教义的思想
B.是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条件下的折中选择
C.宗教裁判所的设立,缓解了教会与民众的矛盾
D.“异端”思想推动近代欧洲民族思想的兴起
9.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伊拉斯谟考订基督教经典,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维新派代表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对传统文化进行厘清和扬弃
B.为新思想的传播寻求理论基础
C.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进行彻底的否定
D.弘扬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
10.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A.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B.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
C.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
11.
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   料
结  论
A
《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B
《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
D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
 
A.AB.BC.CD.D
12.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C.弃文从商成为时代潮流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14.
下列所倡导学习西方的思想理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是书何以作?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B.“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
C.“信其改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
D.“犹谓议院不可行哉?而犹谓中国尚不亟行哉?噫!傎奕!”
15.
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
A.洋务派根据对西方的了解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B.维新派依据对西方的考查认为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
C.王明主张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斯宾诺莎根据荷兰国情提出三权分立的主张
16.
“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秉忠心赤胆回国,高风标千古;战胜千难万险,献身国防科技,送两弹一星上天,汗青立功勋。”此对联赞颂了一位爱国科学家。下列对该科学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挠回国
B.为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做出突出贡献
C.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成为向“科学进军”中的一员
D.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成功发射两弹一星
17.
雾霾成为2013年度关键词,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下列作品中与本则材料关注的问题一致的是
A.B.C.D.
18.
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己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A.对立统一B.失之偏颇
C.相互矛盾D.继承和发展
19.
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此,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 
A.废科举以培养变革人才 B.增加进士科和武举
C.以经义策论取士   D.倡导八股以统一思想
2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
贾谊《新书•时变》评价商鞅曰:“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伦理也,其不同禽兽懃焉耳。”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此政策有利于促进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贾谊是站在儒家伦理道德角度对商鞅进行评价
③从具体措施角度对商鞅评价,基本符合史实
④作者认为商鞅变法败坏社会伦理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
《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材料所涉制度
①是文明交流的产物 ②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③该制度下露田可以买卖 ④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选择题(共14题)

23.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神舟十一号

1017 日早晨 730 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 FY11 运载火箭发射.

当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出,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底座,什么东西遇到这样高温的火焰都会迅速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通常将底座建在一个大水池中,让火焰喷到水中,发射时我们总是看到热烈的火焰喷到水中,庞大的白色气团在周围升腾而起.

飞船的返回舱以数千米美秒的速度穿越稠密的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返回舱的“防热认”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 40°C 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比热容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熔化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辐射性能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

请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24.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神舟十一号

1017 日早晨 730 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 FY11 运载火箭发射.

当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出,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底座,什么东西遇到这样高温的火焰都会迅速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通常将底座建在一个大水池中,让火焰喷到水中,发射时我们总是看到热烈的火焰喷到水中,庞大的白色气团在周围升腾而起.

飞船的返回舱以数千米美秒的速度穿越稠密的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的温度会达到上千摄氏度.返回舱的“防热认”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将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 40°C 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比热容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熔化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辐射性能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将热量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

请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25.一般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每个冲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其中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26.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7.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8.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29.硬度是描述是否录取为硬程度的物理量.为了研究甲、乙两种材料的硬度,某活动小组设计了检测材料硬度的实验方案,选择了适当的器材(质量已知的金属球和多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如图甲所示,他们将测试材料放在水平桌面上,金属球静置于其上表面,在金属球上再放一个有凹槽的金属块,凹槽恰好与金属球上表面完全接触,使金属小块能静止在金属球上,已知质量越大,压力越大.一段时间后,取下金属块和金属球,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该小组在控制时间变量的条件下,多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30.2016年8月17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卫星的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的(  )
31.脱蜡铸造是加工饰物或复杂零件的一种方法.例如:要加工一个锡质的小狗挂饰,它的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先用蜡制作一个小狗挂饰的模型,再以耐火泥浆浇注,待泥浆干燥后,加热使蜡模型熔化流出,制成小狗形状的模穴,最后将熔成液体的锡倒入模穴内,待锡冷却凝固后取出.已知:小狗蜡模的质量是 1.8g ,制作出的小狗挂饰的质量是 14.56gρ=0.9×103kg/m3

求:金属锡的密度是多大?

32.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 0.1s 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3.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 0.1s 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4.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blank#}1{#/blank#} °C

35.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通过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回答问题:

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判定,当液体的表面积、{#blank#}1{#/blank#}相同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blank#}2{#/blank#}有关.

3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测定一种未知液体密度的三次正确操作情境,请你对照图中情况,完成下表的实验记录.

       

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g

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cm3

被测液体的密度(kg/m-3

123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